專家確認首次在華北發現批量黑松露
摘要:原標題:專家確認首次在華北發現批量黑松露 本報訊(記者趙廣立)“歷來被認為只在我國西南偏遠地區分布的黑松露,最近在我國華北首次發現批量分布。”近日,
本報訊(記者趙廣立)“歷來被認為只在我國西南偏遠地區分布的黑松露,最近在我國華北首次發現批量分布。”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劉培貴向《中國科學報》記者披露,這是迄今為止,有商業化價值、批量發現最北的黑松露地理分布地域。
該批黑松露是在“北京附近、京津冀一帶”被發現的。劉培貴介紹說,被發現時,塊菌(松露的學稱)尚未成熟,但所發現的標本經形態解剖學分類特征和DNA序列分析鑒定,確認是更接近“臺灣塊菌”的一種。
劉培貴說,有友人發來了其在北京北部密云水庫北部燕山山脈采集到的黑松露圖片,發現地理位置大致位于京津冀燕山山脈山區丘陵一線針闊混交林(松櫟混交次生林,樹齡約20~30年)和人工種植板栗林(樹齡13~16年),大致位置為北緯39°~41°,東經116°~117°,累計有50多千克。其中最多的一塊林地長13m,寬6m,一次采集量達7千克。
“這一新發現把黑松露的自然分布緯度向北推移了近20°,經度向東也擴展了18°,大大突破了商業化黑松露只有西喜馬拉雅及我國境內西南滇川藏地區的分布界限。”劉培貴說,天然松露能大幅度向北及向東擴展,顯示出我國大部分石灰巖地區都適合于采用菌根合成技術,產業化發展黑松露種植業。
這無疑給人工培育松露釋放了一個積極信號。數年前,眼見天然松露被濫采殆盡,劉培貴開始潛心從事松露的人工培育。與此同時,他和研究組同事還多次赴野外考察,試圖在我國除西南以外的地域尋找自然狀態的黑松露塊菌。
松露是一種生長在松樹、櫟樹、榛子等樹下的共生真菌。根據南北及東西不同地域的共生樹種分布情況,劉培貴研究組已經采用多種“樹+菌”的組合,人工合成塊菌菌根苗在北京、河北、內蒙古、陜西、寧夏、浙江、新疆等地開展實驗種植塊菌。批量天然黑松露的意外發現,給他的人工培育事業找到了理論依據。
“這一發現不僅僅是地理分布及區位的補充和拓展,更重要的是空間的拓展,顯示出人工培育松露的生態效益與產業經濟效益前景廣闊。”劉培貴對記者說,通過采取對應增產技術與設施,實施精細維護管理,并輔以科學合理采集,松露種植對于山區丘陵及其平原改造中低產林、增加林下經濟收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或許由此我國可以跨入世界黑松露主產強國之列。”
(責編:魏艷、趙竹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