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中藥材鋪就脫貧路
摘要: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張紅衛“藥材是用來治病救人的,不能打除草劑,雜草要人工拔出,以保證藥材的質量。”2月13日,在汝南縣板店鄉劉營村一塊中藥材地里,村民李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張紅衛
“藥材是用來治病救人的,不能打除草劑,雜草要人工拔出,以保證藥材的質量。”2月13日,在汝南縣板店鄉劉營村一塊中藥材地里,村民李代玉一家正在田間忙著拔雜草,李代玉把拔的雜草收集起來抱到地頭,與過路人攀談起來。
據李代玉介紹,他種植的是中藥材名叫半枝蓮,兩塊地一共7畝。半枝蓮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種植多年收獲,以地上全草入藥,一年可以收割四茬,一畝地可收獲干藥材700多斤,以每斤6元計算,畝收入4000多元。
劉營村是重點扶貧村,建檔立卡貧困戶208戶,已全部列入今年脫貧規劃。去年,板店鄉結合全縣扶貧產業規劃,確定了“東部果、西部菜、北部香菇中藥材”的產業扶貧規劃,把種植中藥材確立為劉營村的扶貧產業重點扶持,水利配套、土地整理、道路修建等項目予以傾斜。成立中藥材種植加工合作社,通過走“合作社+農戶”的路子,免費為種植戶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收獲后合作社統一訂單回收,以質論價,讓種植戶后顧無憂。在鄉、村的規劃、引導和扶持下,劉營村目前發展半枝蓮400多畝、夏枯草100多畝、何首烏80多畝,全村有種植意愿的貧困戶均種植中藥材2畝以上。
把產業扶起來,讓群眾富起來,變“輸血”為“造血”,這是板店鄉在精準扶貧中的主要抓手,也是貧困群眾共同的期盼。“我今年種植3畝多半枝蓮,按照一畝4000元的收入,今年僅中藥材一項就能收入1萬多元,我家年底就能脫貧摘帽了,這日子是越來越有奔頭了。”劉營村精準扶貧戶李小栓提起藥材種植就信心滿滿。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