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為二孩家庭解決這些后顧之憂了
摘要: 過年回家,你被“催生”了嗎?本以為生了一個孩子已經可以堵住父母親戚們的嘴巴,沒想到二孩政策放開后,不少一孩家庭又面臨著被催生二孩的狀況。 他們真
過年回家,你被“催生”了嗎?本以為生了一個孩子已經可以堵住父母親戚們的嘴巴,沒想到二孩政策放開后,不少一孩家庭又面臨著被催生二孩的狀況。
他們真的愿意生二孩嗎?恐怕理性的家長們會仔細考慮醫療資源、撫養成本、生育風險以及母親的職業危機,種種因素疊加都讓他們對二孩望而卻步。有如此擔憂也不難理解,自二孩政策頒布以來,配套的公共資源卻沒有跟上,能提供給職業女性和新生嬰兒的社會福利也略顯不足,以至于沒有達到鼓勵生育的效果。
面對如此境況,政府應該在哪些方面“擼起袖子加油干”,來彌補設施跟不上政策的尷尬,為準備生育二胎的家庭解決后顧之憂呢?
懷孕期:公共醫療資源不足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首先受到挑戰的是公共醫療資源的配置。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對人口變動的調整過程往往具有滯后性,人口變動產生之后,供需矛盾出現,公共資源配置才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做出調整。 生育高峰造成產科、兒科人滿為患的現象就是醫療資源配置欠佳的表現。生育高峰的出現不僅造成了醫療資源總量的欠缺,更重要的是折射出醫療資源分布配置的不合理。以北京市為例,三甲醫院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而年輕人則主要分布在外圍城區,意味著主要的生育群體的分布與醫療資源的分布并不一致,這種結構性矛盾與總量欠缺問題相疊加,就造成了產科、兒科床位緊張、醫務人員不足和一號難求的局面,給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生育成本。 哺乳期:母親的職場尷尬 女性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不僅是二胎家庭的難題,也是政府需要解決的難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產假較短,不僅影響家庭照顧幼兒,極大提高了養育成本,還對嬰兒的母乳喂養產生了負面作用。法定的98天產假,加上15-30天的難產假期或15天的多胞胎假期,還遠不足以完成嬰兒的母乳喂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建議,母乳是6個月以內嬰兒的唯一食物,新生兒一般至少要母乳喂養6個月以上,能達到2歲的則更佳。產假結束之后的哺乳期,成為職業女性的挑戰,上班族新媽媽為了繼續母乳喂養,不得不背著擠奶設備和奶瓶往返通勤。 此外,女性職工因為懷孕、生育、哺乳等原因被辭退、被降薪的現象時有發生,雖然有法律規定禁止如此做法,但女職工常常申訴無門,除了監管不力外,處罰過輕也是重要原因。 關于用人單位應“建立女職工衛生室、孕婦休息室、哺乳室等設施”的規定,請問你的單位做到了嗎? 育兒期:家庭負擔大 我國在市場經濟改革的過程中,撫育兒童機構也經歷了市場化和產業化的過程,單位和政府甩掉了包袱,卻使得家庭負擔加重,部分撫育幼兒的責任重新回歸到了家庭。 在計劃經濟時代,幼兒園和托兒所是大型企事業單位的標配;現在的情況是,幼兒園之前必須有祖父母輩的親屬幫助,雇傭育兒人員的花費根本不是工薪階層能夠負擔的,到幼兒園階段,公立幼兒園擠不進去,不得不去費用高昂的民辦幼兒園。 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 雖然我國已經開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但學前教育領域還是存在許多問題,免費高中教育也還沒被提起;部分發達城市或地區已經開始執行覆蓋全部兒童的醫療保障,但一些欠發達地區的公共財政對兒童的投入還遠遠不夠。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3年全國共有學前教育學校19.9萬所,公辦幼兒園僅為6.5萬所,尚不足幼兒園總數的1/3。民辦幼兒園可能存在硬件設施差、師資質量欠缺和監管不足等問題,讓家長不得不選擇收費高昂的民辦幼兒園,這些民辦幼兒園收費水平動輒數倍甚至10倍于公立幼兒園,為家長乃至整個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綜合)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