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品牌房企積極拿地 并不一定是好事
摘要: 在多地樓市降溫情況下,品牌房企拿地積極性不減。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月,在春節假日因素影響下,20大房企總計拿地金額達1117.26億元,維持在相對高位
在多地樓市降溫情況下,品牌房企拿地積極性不減。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月,在春節假日因素影響下,20大房企總計拿地金額達1117.26億元,維持在相對高位。業內人士預計,在資金充裕情況下,房企仍會增加拿地金額,但此前高價拿地的房企或面臨入市難題,利潤率也可能進一步走低。
品牌房企積極拿地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1月,20大房企平均拿地成本為9654元/平方米,相比2016年平均拿地成本6964元/平方米上漲38.6%。若只計算招拍掛部分,不考慮權益分配的話,1月拿地出資最多的要數復地集團,其在武漢市花130.1億元拿下兩地塊,均價為12997元/平方米。
拿地數量最多的是碧桂園,1月總計拿地15塊,這些地塊主要分布在上海、杭州、合肥、南昌等一二線城市及部分三四線城市,拿地總價為103.43億元,僅次于復地集團。
從企業看,復地集團和碧桂園是僅有的兩家拿地金額逾百億元房企。保利、中海、綠城等7家企業拿地金額超50億元, 招商蛇口 和萬科拿地金額均超40億元。
“在2016年收獲歷史上銷售面積與銷售金額最大年份后,房企補充土地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房企搶地積極性高漲,與過去幾個月信貸環境寬松有關,大部分房企發債成本明顯降低,促使其積極補充庫存。
自2016年9月以來,多城市紛紛推出調控政策,如廣州、南京、廈門、東莞等城市均出臺“限地價、競配建”的拍地模式;上海成立“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資金來源監管聯合工作小組”,對買地資金進行監管;福州、武漢、鄭州、珠海等城市,也調高房企在拍地時所需繳納的保證金比例等。
“即使受調控影響,但各地的土拍市場仍未出現流標等明顯的降溫現象。”張大偉表示,盡管多城市相繼出臺調控政策,但因春節土地供應減少,在資金充裕情況下,房企在熱點區域的拿地意愿仍較強烈。預計后續房企仍會增加拿地金額。
多家企業面臨壓力
積極拿地對房企來說,或許并不一定是好事。從2016年三季度以來,房企紛紛集中在二線城市搶地,超高溢價頻現。但隨著多個熱點城市出臺限價、限屬性、限持有等嚴管措施,這些房企或面臨樓盤入市難題。
張大偉認為,樓市開啟調控導致多家企業面臨壓力,特別是在調控城市內拿地多的企業,可能面臨市場全面限價、限購影響。“房企拿地金額中有七成以上分布在調控城市中,如果這些城市調控政策繼續加碼,將導致房企未來銷售壓力加大。”
對于未來房價走勢,張大偉認為,因房企拿地成本明顯增加,未來房價上漲預期將更強烈,但一旦房價進入調整周期,房企可能面臨巨大的銷售難題。
同時,房企盈利能力也在大幅下調,利潤率下降明顯。從上市公司平均利潤率看,2016年上半年,135家房企凈利潤率為8.15%,即使在成交慘淡的2015年同期,利潤率也有10.1%。
“雖然2016年房企資金成本明顯下調,但土地成本顯著上漲,這些都影響利潤率。”張大偉表示,預計在利潤下調情況下,越來越多非專業房地產公司或會選擇離開房地產領域,房地產行業的競爭也將越來越激烈。
“房企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戰略轉型,未來市場分化將持續。對于布局三四線城市較多的房企來說,將可能持續面臨去庫存難題。”張大偉表示。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