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資金重點關照保險股 矛頭指向養老金入市
摘要:原標題:超級資金重點關照保險股 矛頭齊齊指向養老金入市 有個“不太老”的老股民今天突然對我說,“上周五可能根本沒多少人知道開市啊!賭徒們今天陸續
有個“不太老”的老股民今天突然對我說,“上周五可能根本沒多少人知道開市啊!賭徒們今天陸續回到大A股里了,給老股民們發開門利是了,今天估計是遲來的紅包。”
好吧,這么互相安慰下,心情也是不錯的。
雞年第一根陽線,看什么?看次新股?看水泥建材? 這些都是重點,又都不是重點。沒錯,看金融股,正確姿勢是近看A股,遠看港股,真正的熱鬧在他們身上。無論如何,你都別錯過這臺好戲,誰知更好的戲是不是在后頭呢?
A股這邊:中國人壽上漲3.38%,新華保險上漲0.98%,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上漲0.9%,中國太保上漲0.64%。
這點漲幅不被你放在眼里那也正常。
港股那邊:中國人壽大漲7.48%,新華保險大漲6.76%,中國太保大漲5.69%,中國平安大漲4.59%。其實,今日內地金融股在港的表現都還不錯。
恒生國企指數部分成份股表現
港股顯然正以保險股的上漲,表達對加息的“看法”,還有對養老金入市的期待。
除了保險股異動之外,汽車股表現也十分搶眼。恒生內地100指數成份股中,漲幅較好的當屬汽車板塊了。沒錯,A股汽車板塊今日表現同樣強勢。
恒生內地100指數部分成份股表現
A股市場汽車股表現
1、保險股異動到底啥原因
理由一:資金利率進入上升周期
為何突然出現大漲,一個比較集中的市場觀點是——加息。
央行在2月3日分別上調了逆回購利率和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10個基點,被業界成為另類加息。原因雖有爭議,但市場主流觀點是:中國已經進入了加息周期。拋開加息周期不談,貨幣政策收緊、資金利率進入上行周期已十分明顯。
資金利率進入上行周期,這對于保險股來說確實是一個利好。
其一,資金利率進入上行周期后,主要影響保險資金債權投資回報率,險企今后新增投資以及再投資則將直接受益于利率的走高。
其二,進入2017年,不少機構紛紛看好今年的股市行情,對于近兩年股市參與度大大提升的險企來說,算是一個不小的利好。
其三,險企資產配置中不僅僅有貨幣類資產,股票、基金等權益類投資也不少。去年股市萎靡不振,險企的投資收益并不理想。隨著股市漸漸好轉,險企的投資收益有望提升。
其四,加息周期下,任澤平給出了一下資產配置:黃金>股市中的業績和改革受益板塊>供給出清的商品>現金>債券>房地產鏈上的周期品>房地產。對于險企這樣的大藍籌,必將受到大資金的青睞。
那么問題來了,加息周期對保險公司是利好還是利空?先看2月3日中國人壽分別在A股和港股的表現:
其他保險股在兩地市場的走勢大同小異,就不再展示。可以看出,在加息周期對保險股利好還是利空這事上,兩地市場的投資者存在分歧。
內地投資者看空保險股不無道理,畢竟加息周期開啟后,債市將迎來下跌周期,而保險公司80%以上的資產投資在固定收益領域,這將使得保險公司所投資產縮水。香港市場顯然不這么認為,他們的理由同樣充分:利率上行帶來的投資收益率和利差改善。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就認為,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已從2.64%低點上行至3.42%,2017年險企“資產荒”將大幅改善,債券和非標(基建項目)將為主要配置方向,且收益率較前顯著提升。長期低利率預期基本消失,保險股上漲的最大制約因素消失。預計2017年險企投資收益率仍可達5%左右,考慮負債成本略有下降,利差改善,利潤增速預計轉正。
理由二:養老金入市
春節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表示,最近若干省份在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對階段性的結余養老保險金進行運作,養老金入市已箭在弦上。廣西成為首批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進行委托投資的省份,委托投資額度400億。
對于風險偏好較低的養老金來說,保險股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此外,大行摩通亦唱好內險股,險企將于3月中下旬公布業績,市場會上調行業的盈利預測,并會對內保行業前景轉樂觀。
有觀點指出,隨著春節假期結束,預期老養金入市已經準備到位。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的觀點是,內資保險股上漲與周末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向好及特朗宣布欲廢除《多德·弗蘭克法案》、松綁金融監管等消息有關,使得美股金融板塊整體上漲較好,這不僅拉動中國保險股上漲,歐洲、亞洲、美國的保險股都在上漲,日本的銀行股也漲勢向好。而養老金入市傳言已久,同時,需要逐步進入市場,初步投入市場的資金約為1000至2000億元,不足以拉動整個大盤保險股上漲的氛圍。
理由三:搶籌高分紅行情
今天港股保險板塊大漲,進入年報分紅期間,港股銀行H保險H股 有機構搶籌做高分紅行情。港股估值低,缺的就是流動性,資金進港股是必然,港股也許走小牛。
2、誰導演了保險股先跌后漲這場戲
究竟是A股投資者感性的認識正確,還是港股理性的分析有道理,看看今天兩地的保險股表現就知道了。最終,兩地市場更加傾向于港股投資者判斷,也就是高利率環境對保險公司的經營更為有利。
到底是是誰主導了保險股的上漲?從目前看,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概率最高。既然港股的保險股比A股上漲幅度更高,那就看看誰在買入港股的保險股。
香港是機構為主的市場,而且中國人壽今日在香港的成交量達到39.7億,創出2005年4月9日以來的新高,可見機構是買入中國人壽港股的主力。但內地普通投資者也沒閑著,港股通(滬)今日買入中國人壽的金額達到9.89億元,凈買入額達到9.59億元。這兩個數據占中國人壽全日成交量的比例,均在25%左右。
此外,A股盤后數據顯示:
2月6日,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民生銀行(600016,股吧)、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中國核電(601985,股吧)均出現大宗交易,而買賣雙方均是瑞銀證券上海花園石橋路營業部。其中,上述大宗交易的成交價均為各只股票的收盤價。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的成交金額均超過3億元。此前,該營業部也出現過類似疑似對倒的大宗交易,交易標的主要為兩市藍籌股。
3、汽車板塊哪來的上漲動能?
春節剛剛過去,朋友圈的“回鄉感想”多如牛毛,有僑情的,有氣憤的,當然也有胡吃海喝的,而仔細去挖掘A股投資者機會的卻不多,這不,汽車板塊或許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回鄉”概念股。
以小編為例,家在山東一個小農村,從去年回家就發現,汽車對于農村來說,已經不再是一件“奢侈品”了,而且已經非常普及了。今年回家,這種情況更甚,甚至小小城鎮竟也有“堵車”一說。相信家在農村或是小城鎮的讀者,過年回家一定會有這種感覺。
所以,小編在此大膽推測,以國產車為主的汽車產業有望在農村或是三四線城市爆發。
一是,三四線或是農村現在主打的都是10萬以內,甚至5萬上下的低端車,適合中低消費的人群。此外,隨著農村道路的改善,車輛將成為必須品。
二是,隨著近幾年汽車金融的發展,貸款買車早已不是“城里人”的專利。隨著消費習慣的改變,貸款買車已成為年輕一代的首選。
港交所上市的吉利汽車今日大漲5.23%,晚間吉利汽車就傳來戰報:一月份總銷量為10.26萬部,較去年同期增長約71%,并達公司全年銷售目標的10%以上。其中,一月份出口量為994部,較去年同期減少約51%。而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高達10.16萬部,較去年同期增長約75%。
最后,給大家再看一個今天剛剛公布的數據:2016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為14.7億部,其中總銷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和vivo。
OPPO和vivo進入全球銷量前五的手機廠商,這與三四線城市做出的“貢獻”密不可分!所以,不要小瞧了農村及三四線城市的消費群體,同樣,農村及三四線城市的汽車市場空間可想而知。
4、兩會前的政策空窗期大有可為?
話又說回來,就算加息對保險股存在利好,沒有整個市場氣氛的配合,想必兩地市場的保險股也不敢如此上攻。一句話,股市的短期大環境存在改善可能:兩會前的政策空窗期。
對于A股而言,近期投資者可謂吃盡了政策的苦頭,前期剛剛因為新股發行節奏加快差點來了個千股跌停,上周五指數又因為央行另類加息出現調整,投資者不得不為今年的股市環境捏把汗。
好消息來了,據新華社消息,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將分別于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盛會,兩會前夕和期間的股市平穩運行至關重要。因此,每年兩會前的幾周一般會出現政策空窗期。比如利率政策和新股發行有望以資本市場穩定為前提。不出意外,央行加息將很難再出現,新股發行節奏也會適度放緩。
直接帶來的好處是,客觀上投資者樂觀預期開始集聚,二級市場也難得有喘息之機,尤其是在穩中求進為主基調,去杠桿和抑制泡沫不絕于耳的今年,這種氛圍顯得如此難能可貴。
春節前夕,大盤出現罕見的5連陽,創業板也有企穩跡象。尤其是今日,大盤和創業板指數多次跳水均有驚無險地收出陽線,大盤藍籌和中小創再現齊漲格局。不得不說,投資者普遍預期兩會前將現政策空窗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還有一個亮點是今日罕見地出現沒后新股可申購的情況,相比前期每日動輒3只新股發行的情況,本周其他交易日也僅僅是2只新股發行,兩會前新股發行節奏放緩的跡象已經出現。
直接帶來的結果是次新股漲瘋了, 在今日64只漲停的個股中,竟然有40只個股為次新股。當然了,另外一個因素是次新股此前經歷過一波凌厲的殺跌。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