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春節 世界的機會
摘要: 吉隆坡唐人街被喜慶的紅色籠罩,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新華社/法新
![]() |
吉隆坡唐人街被喜慶的紅色籠罩,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
![]() |
1月28日,“歡樂春節”特色舞獅游行、文藝演出在意大利羅馬市中心舉行,吸引數萬市民、游客觀看。圖為中國駐意大利大使李瑞宇(右二)、羅馬市長拉吉(右三)與意大利文化部副部長比安琪(右一)等共同為舞獅“點睛”。 |
![]() |
1月28日,“歡樂春節”系列活動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市拉帕景區繼續進行。拉帕廣場上擺起中國小吃、書法等攤位,儼然一場“中國廟會”,吸引了不少里約當地人前來感受中國文化。圖為一名巴西人在拉帕景區展示剛剛購買的扇子。 |
![]() |
1月31日,紐約愛樂樂團中國新年音樂會在美國林肯中心大衛·葛芬音樂廳向當地觀眾奉獻了一場中西合璧的藝術盛宴。這是紐約愛樂樂團連續第六年舉辦中國新年慶典。圖為小號演奏家艾莉森·巴爾松(前左)演奏旅法華人作曲家陳其鋼的小號協奏曲《萬年歡》。 |
春節正在成為一項全球性的慶祝活動。在中國農歷新年期間,世界各個角落都能聽到拜年的聲音。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正在走向世界。與此同時,春節為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親近中國、分享紅利的機會。
對華釋放善意的機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2月2日一大早,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特朗普發了這樣一條推文:“阿拉貝拉唱著她從中國新年學到的歌曲,在這節日慶典之際,祝愿每個人都有個精彩的新年。新年快樂!”最后“新年快樂”4字是用中文所寫,并配發了女兒用普通話演唱中國歌曲《新年好》的視頻。
據《紐約時報》報道,此前一天,伊萬卡攜女出席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辦的2017“歡樂春節——中國文化之夜”活動。伊萬卡和女兒參觀了中國的傳統工藝并觀看了晚會節目表演。
在春節期間,通過參與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向中國、向當地華僑華人拜年如今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釋放對華善意、加強與中國交流的機會。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一篇名為《中國新年慶祝活動迎雞年》的報道中稱,中國春節來臨之際,紐約帝國大廈已經將裝飾全部換成紅色,一些學校里的孩子也開始用中文和英文唱新年快樂的歌曲。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報道,英國首都舉行了規模宏大的慶祝活動,傳統舞龍舞獅和花車游行隊伍從倫敦的特拉法爾加廣場前往唐人街,引來成千上萬人的圍觀與喝彩。在曼徹斯特,一條54米長的由“龍”領頭的游行隊伍從市中心走到唐人街,那里有為期一整天的中國傳統娛樂活動、6000多個燈籠、街頭小吃以及煙花爆竹。擁有歐洲最古老唐人街的利物浦舉行了為期3天的慶祝活動,伯明翰、達勒姆、愛丁堡、例子和紐卡斯爾也各自舉行了慶祝活動。
《澳大利亞人報》網站報道稱,悉尼的農歷新年慶祝活動于1月27日開始,悉尼港上空燃放焰火,悉尼歌劇院的帆形屋頂和海港大橋披上紅色燈光。在節日慶祝期間,悉尼港環形碼頭沿線將擺放12盞彩燈,蜿蜒構成一條巨蛇。預料將有超過100萬游人參加這項為期17天的雞年慶祝活動。正如文章寫到的,對很多澳大利亞人來說,慶祝中國春節已成為日歷上不可缺少的一頁。中國春節在澳大利亞日益重要,這凸顯澳大利亞與中國以及亞洲國家的紐帶在加強。
在非洲,毛里求斯是唯一將春節列為法定節假日的國家。《毛里求斯人報》報道稱,新任總理普拉溫德·賈格納特上任后首個正式活動便是出席當地華僑華人新春晚宴。他表示,在中國農歷雞年到來之際,他上任總理,“我會記住這一歡聚的時刻”。
分享中國紅利的機會
中國游客在海外被稱為“會移動的錢包”。隨著春節期間中國游客的出境旅游意愿和消費能力的持續增長,越來越多國家開始分享中國游客帶來的紅利。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報道,英國旅游局表示,中國春節的到來,使2017年1月中國至英國航班的機票預定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泰國旅游局預計中國春節期間將有82.5萬名游客涌入泰國,將給泰國帶來191億泰銖的收入。據《澳大利亞人報》網站報道估計,來澳大利亞慶祝雞年到來的中國游客的花銷至少是其他外國游客的兩倍。
這樣的中國游客怎能不叫人笑逐顏開?
《金融時報》發表題為《出境旅游成為中國中產階層春節“傳統”》的文章指出,逾600萬中國人今年在春節出境旅游,打破去年創下的逾570萬人紀錄。富裕人士還可能順便考察海外房地產。文章引用在線旅游公司攜程網的數據稱,今年春節期間中國出境游客將前往174個目的地,在境外平均度過9天,消費逾140億美元。而且,對于較富有的中國人來說,春節旅行是購置物業的機會。去年,中國對外商業房地產投資達到創紀錄的383億美元,而在房地產網站居外網調查的海外房地產專業人士中,1/3以上預計會在農歷新年期間接到中國國民的查詢。
美國彭博社評論稱,中國人在用“逃離中國”的方式慶祝春節,這一新習俗能使他們避開人山人海、擁堵的道路和列車以及糟糕的服務。文章認為,造成春節期間境外旅游熱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均收入的持續增長。據世界旅游組織稱,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海外游客來源,2015年,約有1.28億人在旅行中花費2920億美元。
此外,中國護照含金量的提升也大大便利了中國民眾開始一段又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而且“越走越遠”。截至2017年1月,持中國普通護照可以有條件免簽或落地簽前往的國家和地區已達61個,相比去年同期增加9個。2017年1月1日開始,中國和塞爾維亞互免持普通護照人員簽證。此外,繼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韓國、日本和以色列之后,澳大利亞也正式加入對華“十年簽證”隊伍。
傾聽中國故事的機會
隨著中國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世界對中國的關注愈發密集。中國的文化、中國的傳統、中國的經濟、中國的外交……一切都成為世界感興趣的焦點。春節成為一個窗口,從這里,世界不再僅僅以“獵奇”的心態看中國,而是開始認真細致地觀察發生在這片大地上的各種變化。
春運依然是外媒眼中的“奇跡”。英國《國際工商時報》刊登許多大照片,從火車站聚焦“春運中的中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從春運不僅看到了“運輸奇跡”,還看到了“現代中國正如何變化”。報道指出,透過擠滿學生的火車可看出,教育改革已使高校入學機會大增。返鄉路上,衣著時髦的上班族女孩穿著高跟鞋小心地走過耕田,這種景象源自大量農村人口到城市找工作。如今中國許多新興中產還選擇自駕回家過年,堵車已成春運常態。同時,越來越多人在過年期間去海外度假。
許多媒體開始耐心解讀中國春節期間的諸多傳統習俗。《時代周刊》列舉出《關于雞年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英國《每日鏡報》解釋了“為何每一個中國新年的日期都不相同”。《每日電訊報》則在其網站上推出一組關于中國新年的專題報道。法新社則引述香港風水師的話稱,以今年生肖雞的特性來看,今年農歷雞年將是好爭辯、積極行動的一年,以公雞躁動的特性,加上今年屬火的元素,代表今年將一路顛簸不平,特別是在西方國家。
英國廣播公司對中國新年的報道更加關注中國百姓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變化。其中一篇文章以慶新年為切入點,折射出中國城鄉差別、城市化進程中的時代變遷和人們的心路歷程,生動活潑、耐人尋味。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認為,《中國最大的節日正走向全球》。春節熱無疑是中國熱的一部分,其背后是中國日漸提升的影響力。據英國《獨立報》網站近日刊文指出,西方主導全球舞臺的時代幾近結束,我們現在正進入中國發揮影響力的時代。文章稱,歷史學家在回顧2016到2017年時,可能是橫掃全球的兩大力量——西方反體制的反沖和亞洲的復蘇——共同把中國推向全球領導地位的時刻。
正如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在題為《在這個農歷新年變得勇敢、創造你自己的運氣》的文章中所說,新年是一個希望和幸運的時刻,但中國新年的傳統不是等待,不是僅僅祈禱好運來臨,而是主動行動,自己創造新年的好運。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