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智能產品為何被束之高閣
摘要:原標題:老年智能產品為何被束之高閣 智能手環、智能腕表、云手機……在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當下,智慧養老產品不斷涌現。如何讓這些科技產品更貼近老人,讓老
智能手環、智能腕表、云手機……在老齡化日益加劇的當下,智慧養老產品不斷涌現。如何讓這些科技產品更貼近老人,讓老人更好地享受科技成果?日前,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召開的“創新為老 科技助力產業升級”高峰論壇上,多位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探討。
產品技術有待提高
“實際上我國研發的養老科技成果并不少,但大多數并沒有真正被老年人用上。”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普適計算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益強認為,原因正是智慧養老產品的研發沒有做到對接需求,技術水平達不到足夠的便利、舒適和易操作。“從互聯醫療這方面產品看,現在主推的仍是可穿戴式設備,但這對傳統的老人來說仍是一種生活方式上的干擾。未來發展趨勢一定是從重穿戴到輕穿戴,再到無穿戴,做到無干擾。”
“如果技術不夠便利,老年人是不會使用的。”原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巡視員姚顯會表示,以韓國近期研發的一種“外骨骼”老人助行器為例,“這個外骨骼的成本不比電動車成本高多少,電池也小型化了,有了助行器以后,癱瘓的老人都可以自行行走。然而我國目前研發的一些助行器,動力等問題仍解決不了,東西很笨重,導致無法推廣。”
陳益強坦言,目前市面上各類健康手環雖已被老人廣泛接受,卻普遍不被醫療界認可。由于手環類產品很難緊貼手腕,它得到的數據并不準確。如果要收緊手環,那么用戶的穿戴體驗就會下降。目前的手環研發者一般通過算法減少誤差,但在做醫療診斷的時候,這個數據并不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性。因此,如何通過技術達到醫療級的監測精度,也是一個需求的痛點。
更多需求尚待挖掘
北京市朝陽區曙光里社區擁有超過1.5萬的居民,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就有4800人,是一個老年人高度集中的典型社區。該社區黨委書記劉增勝告訴記者,老年人的需求無非三大方面,居家、健康、學習,但這其中的小需求非常多,可挖掘空間極大,“比如做飯問題,許多老人喜歡在家做飯,卻常常忘了關火,非常容易釀成事故。這個小問題就急需養老科技產品的介入。”
此外,劉增勝在工作中發現,除了生活服務,社區老人對文化健康知識、興趣愛好等老年教育的需求同樣強烈。然而,目前市場上對接居家和健康需求的產品比較常見,但滿足服務學習需求的智慧養老科技成果仍顯不足。
“其實許多養老科技需求并不復雜,一旦發現并應用卻收益很大。”姚顯會在會上提出,日本每年大概有1萬多名的走失老人,為解決這一問題,日本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帶GPS的鞋,并且在老人指甲蓋上涂一個條碼。一旦老人走失,通過掃指甲上的條碼和追蹤老人方位,警察或社會福利部門就能迅速將老人尋回。“而現在我國每年大概走失老年人有60多萬,很需要這種并不復雜的技術”。
標準化工作亟待展開
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促進老年產品用品升級,支持企業開發為老年人服務的產品用品,研發老年人樂于接受和方便使用的智能科技產品等。政策助推之下,智慧養老產品的新一輪熱潮呼之欲出。
樂蓮投資董事長許文淵長期關注養老產業。他提出:“社會資本投入生產企業直接轉化科研成果的風險很高,是比較難實現的。對比單一的智慧養老產品,我認為老人更需要一個完整的養老服務體系,形成產業鏈,所以應該有一個產業平臺的出現來助力解決。”
因此,許文淵認為,在提供智慧養老產品上,不應是通過轉化科研成果創造需求,而是在為老人提供服務發現需求后,精準地轉化科研成果,使其能直接融入養老服務鏈里對接需求。
陳益強則認為,現在做養老產品的企業仍然是各自為政,并把采集到的健康數據作為重要門檻,然而,各種不同的健康設備應該建立統一的標準,形成互聯互通,把數據整合起來方能更好地服務老人。因此,智慧養老產品的標準化工作亟待展開。
(本報記者 楊舒)
(責編:魏艷、趙竹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光明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