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2017小目標 一汽-大眾以“專注”挑戰200萬輛
摘要: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丕杰 新華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 吳曄)“2017年我們現在定的銷量目標是196萬輛,它離200萬輛如此近,我們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丕杰
新華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 吳曄)“2017年我們現在定的銷量目標是196萬輛,它離200萬輛如此近,我們不會放棄這個機會。我們希望一汽-大眾以完美的質量站在200萬輛的平臺上。”一汽-大眾總經理張丕杰在媒體懇談會上對于這一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數字無法掩飾心中的期望,躍躍欲試。
200萬輛,對于依然缺少SUV支撐大眾品牌的一汽-大眾來說,不僅僅是銷量的跨越,更是在品質、生產、營銷、管理上的歷史性蛻變與提升。張丕杰用“專注”解開所有的謎題,定調2017年。
發軔2016 繼續保持強勁增長
2016年是一汽-大眾定調為“發軔”的一年,同時也是一汽-大眾成立的第25周年。全年度,一汽-大眾共實現整車銷售190萬輛,其中大眾品牌終端銷量突破131.5萬輛,同比增長17.3%。一汽-大眾奧迪品牌的經銷商在國內的銷售量為59萬輛(不含香港),同比增長5.2%。
翻翻2016年各大細分市場的銷量數據可以看到,SUV市場持續火爆,增幅高達44.6%,MPV市場也實現了18.4%的增長。不過,一汽-大眾并沒有乘上這一市場的東風。
“在沒有SUV的情況下,一汽-大眾的大眾品牌市場覆蓋率只有45.1%,覆蓋率是持續下滑的狀態。不過,從結果來看,我們覆蓋的細分市場增長了8%,而一汽-大眾增長了17.3%,這應該是前十位品牌里面,或者說在一百萬輛以上的汽車企業里面,增長最快的。”張丕杰道出了其中的不易,更有幾分自豪。
在激烈競爭的市場 ,一汽-大眾靠什么取得了這樣的成績?
“我們總結了一下,2016年其實一共有四大杠桿撬動了一汽-大眾高速增長的新常態。”張丕杰說道。
第一個杠桿是品質,堅持為用戶打造高品質的汽車生活。“質量是一種能力,質量是一種態度,質量是一種文化,質量更是對客戶擔當的一種責任。”據張丕杰透露,一汽-大眾的質保部從成立時的30幾個人,到現在是2500人。而在供應體系里,目前,一汽-大眾的供應商有一多半屬于A級別。第二個杠桿是不斷深化踐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力量構建和諧的社會氛圍。第三個杠桿就是以進取為杠桿不斷突破自我,在產品銷量、戰略規劃、基地建設方面積極進取。
“生產線布局上,同時在建四個工廠的企業可能就我們一汽-大眾,3個30萬產能的工廠,1個15萬產能的,到今年底這四家新工廠都將實現量產。”屆時,一汽-大眾將具備年產280萬輛整車產能,加班可實現300萬輛。
第四個杠桿是創新,例如在產品、新能源、數據化等方面,盡量站在行業發展趨勢制高點上。據悉,于2016年10月中旬發布的全新品牌蔚領在產品創新方面,一汽--大眾的開發量占到70%到80%。
200萬輛的信心與底氣
面對發展新常態,以及減弱的政府政策刺激,2017年中國車市的走勢業界普遍表現出悲觀情緒。
張丕杰在分析2017年乘用車市場時稱,相對于普遍預測的5%-6.5%的增速,市場走向還能再高一點,但是過兩位數是非常困難。這樣一種低速的增長,會讓一些對高增長特別依賴的企業會變得困難,行業產能過剩這個說法會再次被提起來。
“2017年銷量目標我們現在定的是196萬輛,它離200萬如此近,我們不會放棄這個機會。我們希望一汽-大眾以完美的質量站在200輛的平臺上。”
上述信心和底氣來自何處?
據張丕杰現場介紹,1300萬龐大的客戶基盤是非常重要的發展基礎,一汽-大眾的品質是根本支撐,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重要的保障。為了解決高端人才需求,打造更高效運作的體系能力和提升用戶體驗,一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奧迪品牌兩個市場公關和品牌營銷團隊,將于2017年前移至北京。第四個信心的支撐就是面向未來的戰略方向,在戰略上始終是清晰的,始終有可執行的戰略定位。
“專注”2017 為未來準備
“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為了“不打無準備之仗”, 張丕杰在“發軔”2016年之后,用“專注”定調2017。
“200萬輛確實是我們的目標,200萬輛是一汽-大眾全體員工大家都主動在想的一件事情。但是,200萬輛不僅是一個產銷目標,它是一個新體系要求,我們需要站在全新的平臺上去反思,我們應該具備什么樣的能力。”
正是基于此,一汽-大眾需要以“專注”之心做好準備。
據透露,2018、2019年將是一汽-大眾的產品大年,共計會有20款產品投放市場,因而準備的年份就放在了2017年。
“2017年我們在為未來做了所有的準備,不僅僅是產品。”
在張丕杰看來,“專注”也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詮釋,意味著注重細節,精益求精,希望在一汽-大眾,精益的思想能貫穿始終。
在2017,一汽-大眾將專注于戰略導向。2014年,一汽-大眾啟動了“2020戰略”。而2017年,一汽-大眾將發布面向更加長遠未來的“2025戰略”,提出要專注于戰略的落地執行,為用戶打造更加高品質的汽車生活。
就在1月16日下午,中國一汽與奧迪股份有限公司在長春正式簽署了《一汽、奧迪十年商業計劃》。
“這一10年商務計劃,實際上就是一汽與大眾2025戰略上面的商業計劃。 它的核心跟我描繪的專注的領域有一些類似,十年商務計劃里面更加關注客戶的體驗,在布局方面更強調了互聯計劃和一系列這些發展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共贏的具體安排。”
作為一汽-大眾新產品、新基地密集啟動的重要準備期,張丕杰表示:“2017年,一汽-大眾將更加專注解決阻礙項目推進的難題,加強跨部門合作,保障項目的順利啟動。”
特別是在基地建設上,2017年,隨著華南基地二期的投產,不僅將讓華南基地總產能翻一番,而且將使得目前三大基地的布局更為優化和均衡,為一汽-大眾穩步落實企業發展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而在產品布局上,隨著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新能源車發展的產業政策,使得一汽-大眾幾款重點新能源車項目也將重點推進。
在專注項目推進的同時,特別是在經歷了2016年“產品大年”的爆發后,一汽-大眾又將如何提升用戶體驗與打造最佳的客戶滿意度?
“2017年將成為提升銷量與品牌的關鍵時期,一汽-大眾將更加專注用戶體驗,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的用車體驗;同時,我們還要積極主動地擁抱互聯網和新技術,實現數字化營銷的創新,全面提升客戶滿意度。”張丕杰在會上表示。
在以前,前端發現問題,提出需求后,后端的響應度有些滯后。比如,以前的訂單鎖定周期是14周,現在經過優化,已經可以在4周完成。
此外,經歷了2016年的全面“發軔”之后,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成為2017年“專注”工作的重要一環。要想在生產與銷售,成本與利潤,品牌與公益之間取得均衡發展,離不開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
在張丕杰看來,企業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30萬輛、60萬輛、100萬輛到目標中的200萬輛,所需要的管理能力要與規模匹配。一汽-大眾將要仔細梳理問題、優化流程,提升決策效率,提升市場化水平,營造勇于擔當的管理制度與文化氛圍。”
“2017年的目標定好了,‘專注’的調性也定下來了,剩下的就像習總書記講的,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