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穿銀河系的超音速“子彈”現身
摘要: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對位于銀河系圓盤部位、距太陽約1萬光年的超新星殘骸W44進行了觀測,發現其分子云中有一團與超新星殘骸的膨脹運動大為不同的小型超高速氣體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對位于銀河系圓盤部位、距太陽約1萬光年的超新星殘骸W44進行了觀測,發現其分子云中有一團與超新星殘骸的膨脹運動大為不同的小型超高速氣體成分,直徑約2億光年,速度約每秒120公里,被稱為“子彈”,以與銀河系自轉相反的方向和速度運行,速度幅值比星際空間音速高出兩位數值。
研究人員利用日本ASTE望遠鏡和一臺45米電波望遠鏡對“子彈”進行了電波分光分析,發現它極有可能是5000年至8000年之前活躍著的黑洞所致。他們推斷,“子彈”的質量為7.5個太陽質量,運動能量為1048爾格(erg),從其膨脹速度和規模計算出年齡約為5000年至8000年。研究小組無法用至今為止所認知的任何種類的天體來說明這一數值。
理論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浮游著1億個至10億個黑洞,但目前觀測到的可能的黑洞僅60個左右,即銀河系中大部分黑洞是沒有伴星的單獨“流浪黑洞”。從“子彈”的龐大運動能量和空間結構、速度以及現在所處方向未見有天體等情況判斷,“子彈”是當時發生的局部現象的驅動源,極有可能是活躍的黑洞。此次的發現是迄今為止極少觀測到的沒有伴星的“流浪黑洞”。
該研究也預示了一種發現“流浪黑洞”的方法,用此方法也許會發現銀河系中無數同種天體的端倪。
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恒星和大量的星際氣體,銀河系中心附近有包括棒狀構造的直徑約10萬光年的圓盤結構。銀河系圓盤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旋轉,從遍布圓盤的星際氣體釋放的光譜線多普勒偏移可以觀測氣體的視線速度。星際氣體還會受到附近大質量星的星風和超新星爆發影響,而改變其物理狀態、化學組成和運動狀態。(陳超)
(責編:孫競、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