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亞娜 用心燈照亮貧困山村
摘要:用心燈照亮貧困山村——記市財政局派駐驛城區蟻蜂鎮小鄧莊村第一書記方亞娜記者 閆海峰“到貧困村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2015年9月,市財政局干部方
用心燈照亮貧困山村
——記市財政局派駐驛城區蟻蜂鎮小鄧莊村第一書記方亞娜
記者 閆海峰
“到貧困村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2015年9月,市財政局干部方亞娜懷揣組織和領導的希望,心系百姓福祉,派駐云夢千重影、黃溪十里聲的驛城區蟻蜂鎮小鄧莊村擔任第一書記。她用女性的溫情為該村留守、貧困兒童播下了一粒愛的種子,為該村的人居環境點亮了一盞人文的心燈,為山溝居民打通了一條平坦的道路,架起了座座通往幸福的橋,為山村學生打開了看世界的窗,為貧困戶找到脫貧致富之路,為全村村民修建了放飛心靈的文化娛樂大廣場。村民們逢人便夸:“方書記是我們的貼心人。”
做個“領頭雁” 當好“領路人”
如何取信于民、誠服于民、施惠于民?作為市財政局唯一自愿申請駐村任職工作的女干部,方亞娜反復思考這樣的問題。她下定決心,要像“馬向陽”一樣,扎根基層,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把服務群眾的工作當“家業”。
駐村后,她多次與鎮、村干部座談,虛心學習他們的工作經驗,堅持節假日不休息到群眾中走訪,很快適應并融入該村的工作、生活中。
她依靠鎮黨委及村“兩委”班子積極參與和協助村干部處理村務,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和單位優勢為村委排憂解難,協助村干部排查調解矛盾糾紛、關注困難群體等。在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后,樹立了把該村打造成美麗、宜居、富有“生命、生態、生機”的美麗山村目標,提出了“穩定糧食生產、優化種植結構、扶持特色種植養殖業”的發展思路,帶領村“兩委”班子篩選建立項目庫,多方奔走積極爭取惠民項目和資金。村民們都夸她說:“這個女書記接地氣兒!”
播下愛的種子 收獲愛的希望
工業化進程不經意在該村留守一群孩子,他們只有從電話的那頭感知親情的溫暖,卻無法彌補成長的缺憾。方亞娜駐村后,積極協調人力、物資資源,攜手天中義工修校舍、送寒衣、購書包、贈文具,建設留守兒童家園,建立個人檔案,根據不同需求開展個性化關愛,發動更多的“愛心媽媽”,以鄰里互助、結對幫扶等形式關愛留守兒童。
鄧莊村委與鄧莊小學僅一墻之隔。2015年底的一天,大雪紛飛,村小學為學生們發放方亞娜協調來的價值10000余元的160套愛心書包、學習用具和衣物,當上級領導問學生們誰是方書記時,100多名小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我們都認識,她還與我們一起跳皮筋兒呢。”
方亞娜從學校得知貧困戶楊妮有兩代兒童留守在家,家庭缺勞動力且資金困難,便再也坐不住了,帶著米、面、油等物品前去看望,噓寒問暖。她還經常帶來家里的衣服、女孩子的發卡,送給學校里的孩子們。她的善舉溫暖著村民們的心。
點亮一盞心燈 架起通往幸福的橋
小鄧莊村南面群山環抱,自然風光秀麗旖旎,但因地處西部山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各項基礎設施落后、薄弱,屬于省級貧困村。
為新建鄧莊村室、改善人居環境等基礎設施,方亞娜多方奔走,爭取到多項惠民項目,籌集整合資金400余萬元,修建了入村道路、橋梁,修繕了小學房頂、院墻,新修了文化娛樂大廣場、舞臺,安裝了路燈,重建了村室、標準化衛生室等。村民們說:“她打通了出山的道路,架起了通往幸福的橋。”
治貧先治愚 扶貧先扶智
方亞娜傾心農村教育事業,一直秉承“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這一理念。經多方努力,她為學校爭取了20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修繕了教學樓,購置了教學設備等,校容校貌煥然一新,學校有了質的飛躍。
“治愚”和“扶智”,根本手段就是發展教育。2016年6月,她積極溝通協調國電駐馬店熱電有限公司為鄧莊小學建設了一座我市首家、河南省第二家的科普“驛”站。該項目引進省科協科普中國的設備,通過圖片、聲音、文字傳遞大量實用信息,讓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2016年12月,她又爭取到農村科普“e”站項目,鋪設了農村農業信息終端儀器。這兩項科普項目的建立,有力推動了鄧莊教育事業的發展,為鄧莊學生和村民開了一扇看世界的窗。
方亞娜還協調在村里舉辦了扶貧攻堅技能培訓班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暨貧困村蔬菜園藝種植培訓班,300余名村民參加培訓。村民經專業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將由人社部門頒發職業技能崗位證書,從而達到用知識和技能脫貧致富的目的。
突出精準扶貧 保障如期脫貧
小鄧莊村是2016年脫貧村,被市扶貧辦從全市704個貧困村中確定為33個“扶貧開發示范村”之一,被驛城區扶貧辦定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被我市評為“生態示范村”,還被省里列為“旅游開發村”。
在脫貧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人員少的情況下,方亞娜帶領村“兩委”全體人員放棄節假日,以多種扶持方式和兜底政策,幫助貧困戶建立了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為順利脫貧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6年,共完成貧困戶社會救助24戶40人,貧困戶危房改造15戶;大病救助和因病困難救助35戶;勞動力轉移就業車費補助82人;到戶增收發放母羊118只,直接帶動養殖31戶;自主創業補助6戶;三夏幫扶31戶;產業入股分紅31戶,全村技能培訓3次,培訓300余人次;貧困戶貧困幼兒教育救助21人,獨生子女和雙女戶補助受益6戶; 孤兒救助1人,60歲以上老人補助受益26人。村民新農合參合率達100%,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村民全部納入了社會基本保障體系,“五保”、低保應保盡保。
服務群眾促發展 共建和諧家園
2016年元旦,方亞娜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利用兩天的節假日,走訪慰問了全村的44名黨員,為他們送去關懷和溫暖。在走訪段灣村老黨員劉先國、黨緒蘭夫婦時,得知老人的居住條件簡陋卻又無力修建住房,方亞娜為他們申報了2016年危房改造項目,改善現有居住條件。如今,兩位老人已搬進新居。
方亞娜還以普通黨員的身份深入貧困戶家中,與幫扶對象曲膝交談,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她在走訪貧困戶胡雙喜時了解到,該村部分養殖戶養殖的羊、豬等家畜陸續出現發燒、痢疾等癥狀。當時正值三夏,養殖戶僅憑經驗治療效果差。方亞娜安慰胡雙喜全力以赴做好麥收,就匆忙趕回市里,邀請市動物疫病防控中心教授陶順淇來到該村對養殖戶進行現場技術指導,效果明顯。
村民陳希望患尿毒癥需要透析,一天腹透4次,家庭負擔較重。方亞娜經常去看望他,鼓勵他樹立生活信心,并協調資金幫他解燃眉之急,被群眾廣為傳頌。
能有個健身之處,是廣大村民的心愿。方亞娜積極協調相關單位,為該村申請配置健身器材20余件,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用上健身器材。
她還協調邀請市中醫院專家來該村開展扶貧義診活動,讓該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醫療診治和幫助,受到了廣大村民的好評。
天地有秤,民心如鏡。在小鄧莊村,方亞娜眾多事跡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交口稱贊。小鄧莊村村民自發向市財政局寫了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感謝信中說:“方書記幫我們爭取修成的路,是解決我們出行的唯一出路,這條路是我們的恩情路、幸福路,更是一條致富路,村民怎么不感激呢!”
如今的方亞娜,從白白凈凈、小鳥依人的女孩子變成皮膚黝黑、雷厲風行的“女漢子”,言談舉止已成了正兒八經的“村里人”。她說,下一步將圍繞村集體經濟發展、村民持續增收、脫貧后如何致富等方面開展工作。依托小鄧莊村特有的西部山區風貌,打造田園鄉村旅游,推動全村產業發展,同時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業,帶動全村村民致富。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