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三條底線,三農改革方能行穩致遠
摘要: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堅守“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三條底線”,要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穩中求進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堅守“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三條底線”,要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穩中求進;要求改革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彎不要拐得過大過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打實的事情,不能虛功冒進,唯有如此,才能行穩致遠、步步深入
新的一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發力。這次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加強了頂層設計,不僅對改革方向、目標、路徑作出部署,還明確了改革的底線邊框,要求農業供給側改革必須堅守“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三條底線”。“底線”要求的提出,確保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會出現大的顛覆性錯誤。
堅守“三條底線”,是由國情、農情和改革的內在要求決定的。國情上,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成為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必須與宏觀經濟一道從生產端、供給側發力,去庫存、補短板、降成本;農情上,我國農業農村情況千差萬別,既有與整體經濟同樣存在的相似困難與問題,也有因區域環境和發展差異導致的各種不同問題,同樣是調結構、轉方式、改機制,但不必強調整齊劃一、齊頭并進,而要分門別類、分步推進。
這樣的國情、農情,決定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把普遍性與實踐性結合起來。一方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按照頂層設計的方向與目標推進,不能偏離正確軌道;另一方面,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只是調結構,還要轉方式、改機制,有很強的改革創新要求,這就必須從實際出發,在步調、速度、過程、規模等問題上,因地制宜、因時而謀,把解決當下問題與實現長遠目標統一。為了確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沿著正確方向探索突破,就需要劃定邊框,明確底線。
明確了糧食產能、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三條底線”,就要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穩中求進。確保糧食產能不降低,就是首先在糧食問題上不能有半點閃失,尤其在當前的結構調整中不能搞成簡單地調減糧食,寧可把風險打得高一點。同時,要與時俱進地樹立大糧食觀,把糧食安全不僅建立在產量、數量和投入上,還要建立在品種、質量和效益上,通過科技投入、地力培育和綠色發展確保土地產能,確保需要的時候能產得出、產得好。
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就要求改革必須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同時,要處理好改革有風險、不改革風險會累積的關系,看準了就要大膽地改,提高承擔市場風險的能力,但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農民持續增收這個基本立足點,城鄉差距只能縮小填平,不能重新拉大。確保農村穩定不出問題,就要求改革要把握好節奏和力度,尊重農民意愿,充分考慮農民承受力,彎不要拐得過大過急。改得好不好,市場說了算;改不改得動,農民說了算。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打實的事情,不能虛功冒進。農穩天下安,農富國才富。這些年農業農村穩定向好,根本原因就是黨中央支農強農惠農政策始終堅持從“三農”實際出發,穩打穩扎,穩步推進。因此,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遵循這一原則,堅守“底線”,確保行穩致遠、步步深入。(瞿長福)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