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強力降溫 今年“地王”料難現
摘要: 業內人士認為,去年四季度以來多地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新政顯示了“防‘地王’”和“控地價”的政策取向,2017年“地王”現象
業內人士認為,去年四季度以來多地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新政顯示了“防‘地王’”和“控地價”的政策取向,2017年“地王”現象將受到遏制。受“地王”數量減少和房企加速跑量的影響,預計房價上漲將受到遏制。
溢價率或保持低位
克爾瑞地產研究中心報告顯示,2016年30多個城市出現約340宗“地王”,數量創歷史新高。
不過,2017年新年伊始,地價呈現明顯降溫趨勢。日前上海新年舉行的首次土地拍賣中,碧桂園斥資22億元獲得寶山區羅店鎮老鎮區C1-2、C5-5地塊,樓板價16405元/平方米,溢價率為3%。
此前的熱點城市廈門和蘇州對地塊均設置了價格上限。中原地產研究報告指出,廈門成交的4宗住宅用地達到50%的溢價率上限,轉為競報無償移交政府的居住建筑面積。世茂地產競得的2宗地塊實際樓面地價均超過37000元/平方米,而周邊區域目前房價約為32000元/平方米。在蘇州,住宅用地的出讓不僅地價受到限制,個別地塊的未來銷售價格也受到限制,售價超出限價部分的70%須上繳政府。
2016年12月以來,受政策約束、土地出讓條件變化的影響,全國高溢價地塊明顯減少。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12月以來,全國土地市場成交量降溫,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的共109宗,溢價率超過100%的只有23宗。
從溢價率看,2016年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平均溢價率為43%,較2015年上升2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類用地平均溢價率為55%,較2015年上升34個百分點;商辦類用地平均溢價率為14%,較2015年上升7個百分點。預計2017年這些城市的土地平均溢價率將降低。
地價走勢將平穩
深圳市房地產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李宇嘉認為,2017年許多城市在制定土地出讓調控政策時,要確保不出“地王”,特別是熱點城市,因此土地出讓低溢價率是必然的。例如,競價達到一定水平后,開發商就必須配建、自持,或者有關部門在土地拍賣前就與有意向的開發商溝通。由此來看,今年地價走勢會較平穩。
明源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劉策認為,2017年在政策調控預期持續收緊下,房企銷售、回款會面臨一定壓力。由于資金面狀況不如2016年,房企整體策略將是慎投資、控開工。不過,一些地區土地市場“僧多粥少”的格局尚未改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2017年初各大城市的土地交易數據來看,存在競拍房企少、溢價率低的特點,說明地方政府在土地供應方面注重結構性調整和價格管控。此時土地交易數據會顯得相對平穩,這是房企新一年戰略擴張較好的機會,因為拿地成本不高。
土地市場在降溫的過程中也要謹防風險。李宇嘉認為,一是前期產生的“地王”可能有套牢的風險。從2012年樓市調整的歷史經驗來看,2010年和2011年產生的大量“地王”在2012年被套,2017年也會出現類似情況。二是當下成交量萎縮較明顯,可能惡化市場預期,出現土地流拍的情況。三是2017年收緊房地產的金融杠桿,特別是收緊房企通過非銷售收入的融資來拍地的渠道,這對房企資金鏈是很大挑戰。雖然2016年拿了地,但2017年不一定會進入開發狀態。
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指出,土地市場調整步伐將加快,從而進一步加大已成交地塊未來開發環境的復雜性。
供地結構有望優化
嚴躍進認為,熱點城市供地節奏勢必加快,這符合中央提出的房價上漲過快城市允許增加土地供應的要求。過去土地市場較熱的城市依然會成為土地交易的熱點城市,但會發生一些變化。例如,中部地區如武漢、鄭州等地的土地市場熱度可能進一步提高。北京市住建委日前表示,2017年將進一步調整用地結構,合理提高住宅用地比例。
二線城市的推地節奏將加快。李宇嘉認為,2017年土地市場的區域分化將比2016年更明顯。都市圈內的土地供應會增多。盡管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的高地價短期內難以明顯下降,但都市圈內的三四線城市面臨拿地的好時期,如佛山、東莞、惠州、昆山、廊坊等地。
在熱點城市加快供應的同時,有關部門將注意盤活存量用地。大城市的新增用地供應集中在外圍,對于緩解中心區住房的緊張狀況存在一定難度,需要盤活存量工業用地,從而增加土地的有效供應。此前,國務院發布住房租賃新政,商用房改租賃后,土地用途可轉為居住,但盤活工業用地尚需相關制度的明確。
對于今年房價是否會由于土地市場的降溫而有所下降,劉策表示,房價下降不一定來自土地成本下降的傳導,因為現階段土地成本的下降反映到房價上至少要過一年時間。目前房價下行的壓力更多地來自政策收緊后需求端的收縮、開發商基于資金壓力降價跑量。
嚴躍進表示,“地王”數量的減少會影響市場預期,導致房價上漲幅度收窄,這是積極管控土地市場的正面效應。(彭揚)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