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號”今年7月首發
摘要:“‘北斗三號’計劃在今年7月左右進行首次發射,將實施數次一箭雙星發射,年內一共計劃發射6至8顆。”北斗二號工程衛星系統總師楊慧日前向科技日報記者
“‘北斗三號’計劃在今年7月左右進行首次發射,將實施數次一箭雙星發射,年內一共計劃發射6至8顆。”北斗二號工程衛星系統總師楊慧日前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
據了解,根據北斗系統“三步走”發展戰略,我國正按計劃實施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計劃在2018年完成18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楊慧表示,18顆衛星在軌道上合理分布,從數學角度已經符合在全球任意位置同時看到4顆衛星的要求,但考慮遮擋等約束條件,真正實現全球組網至少需要24顆衛星。而我國將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顆北斗三號衛星的組網,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北斗三號”系統的建設獨具特色。楊慧說,“北斗三號”系統采取了星間傳輸、地基傳輸功能一體化設計,實現了高軌、低軌衛星及地面站的鏈路互通。“在地球另一面的北斗衛星,雖然我們‘看不見’,但我們頭頂的北斗衛星能與它們取得聯系。”
據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助理郭樹人介紹,我國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發射5顆北斗全球導航試驗星,目前已完成試驗驗證,基本固化了北斗三號衛星的狀態。此外我國力爭在2030年前建成以北斗系統為基石的國家綜合PNT(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顯著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記者付毅飛)
(責編:陰重宇(實習生)、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