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第一泉” 當地居民永久的記憶
摘要:走進正陽縣真陽鎮“汝南第一泉” 當地居民永久的記憶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昨日,記者走進正陽縣真陽鎮甘泉社區,探尋傳說中的“汝南第一泉”遺
走進正陽縣真陽鎮
“汝南第一泉” 當地居民永久的記憶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昨日,記者走進正陽縣真陽鎮甘泉社區,探尋傳說中的“汝南第一泉”遺址。
在該鎮干部施永宣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正陽縣城東北當年的甘泉井遺址,讓記者大失所望,當年的甘泉井不復存在,在原甘泉井位置上已經鋪成水泥地。
美麗的傳說
“我小時候就吃這口井的水,水質甘甜。”該鎮甘泉社區居委會副主任61歲的邵天明說,。
據當地老人講,該井鑿于明代, 明崇王常派人汲運此水,被譽為“汝南第一泉”。井北立有石碑,上面書有“汝南第一泉”5個字,碑早失,井深
采訪中,當地居民向記者講述這樣的一個傳說:古時候,帝王召集群臣議事,一地方官員說河南正陽縣城北關有一眼寶井叫“甘泉井”,井水不光味道甜美,拿它燒的茶倒進杯里,剎時可見杯內出現一朵粉紅色的蓮花。
皇上聽罷甚是喜歡:“既有此事,速將泉水取來讓朕看看。”一地方官押著水日夜兼程,誰知天公不作美,途中幾日連降暴雨,一時不慎車翻水潑。運水人不愿返回取水,便心生歹計,在途中從其他井里取些水頂替。將水送至京城,燒開后,不光味道一般,也不見蓮花,帝王龍顏不悅:“為何不見蓮花?莫非井水壞了?”
曾經有人挑井水賣
“這個井在六七年前被填埋。”邵天明說,小時候家里就喝甘泉井里的水,甘泉井燒茶沒有水垢,正陽縣城居民到此處挑水喝,還有人挑水到城里賣,2分錢一挑。
“我記事時還有人挑水賣。”邵天明說,城里磨豆腐的,都到甘泉井挑水磨豆腐,做出的豆腐非常好吃。
邵天明說,他還記得井口是方的,上面鋪有青石板。井就在菜園內,當時的甘泉井附近的村叫菜園村,當地的群眾種菜時都用甘泉井水澆地。
邵天明說,有一年,村民對甘泉井進行清理,從里面挖出一塊石板,石板上刻有文字。他記不清石板上刻的是什么字了,如今,石板也不見了。
“后來,城市向北擴大,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當地把菜園村改為甘泉社區,以井命名,讓人們永遠記住這口甘泉井。
“當時的居委會主任提議說把甘泉井開發一下,上面建個亭子,建一個純凈水廠。”邵天明說,當時由于沒有資金,這件事兒就被擱置了。
“在正陽縣一提起甘泉井,當地很多人都知道。”邵天明說,后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甘泉井附近的菜地被開發,人們在菜地上建房屋,甘泉井被填埋,甘泉井就成為當地居民的記憶。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