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篇[013]創建文明城市 爭做文明教師
摘要:駐馬店市回族小學 黃俊玲 “文明”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要彼此謙讓、和諧。21世紀的今天,要將“文明”的火種傳播下
駐馬店市回族小學 黃俊玲
“文明”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要彼此謙讓、和諧。21世紀的今天,要將“文明”的火種傳播下去,是我們每一個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是教師。說的容易,做起來卻“任重而道遠”。現在,為了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每一個城市都在努力地創建自己的城市。提倡和諧,創建和諧城市、和諧社區、和諧家園。
詩人艾青有一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面對駐馬店這片養育了我們的熱土,我們可愛的家鄉,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我該做些什么呢?
為了建設一個文明的駐馬店,我們得改掉不文明的行為。作為教師,我要為“創建文明城市”獻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們的孩子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可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孩子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和現象。校園內、樓梯上的垃圾,教室、走廊上的起哄打鬧,走路推推搡搡,校園內個別孩子講臟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孩子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這一切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嗎? 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行合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面對孩子們的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我深深地知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道理。
我們要求學生要講文明講禮貌,遇到師長要主動打招呼,當學生向老師問候“老師您好”時,作為老師的我們也應該道一聲“同學你好”,不能只隨意點一點頭,更不能置之不理或滿不在乎,否則會傷了學生的心,長此以往他們也會用這種態度去對待別人。我曾經帶的一個班的孩子,除了個別外向的之外,在校外見了我基本都是臉一紅過去了,對此我很有意見,有次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就說起這件事,孩子們開始還不愿意說,在我的百般鼓勵和“說錯了也不要緊“的許諾下,孩子們說出了原因,只有一個,老師您有點嚴肅,我們見了有些怕,有時候問“您好”時,您點個頭就過去了,我們多希望你也能笑著對我們說“你好”,額!原來如此,就是如此。從此以后,我見到學生時經常主動詢問,聊幾句學習、家庭方面的話題,學生慢慢的也不再拘束,“老師好”也自然而然的脫口而出。文明禮儀有時候就是如此簡單!
對學生如此,我對家長更是如此。在校外見了家長,我都會很熱情的主動問好,在家長詢問孩子的校內情況時,我都會很耐心的一一述說,當家長因為不理解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心生不滿和怨氣時,我常對家長說“請進”、“請坐下”、“請稍等”、“謝謝您對學校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謝謝您對學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等禮貌語言,這時候家長們大多都會心平氣和了。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我強調家長要當好文明家長,注意在家庭文明中的示范作用,使家長懂得良好的行為養成教育對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家長們都自覺地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家庭文明”教育,有效地幫助孩子在家庭中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文明之花也在此時悄然外放。
文明是一種責任,擔負起這份文明創建的責任,也就鎖定了生活和工作的目標。文明創建,責任重大。教師,作為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文明創建的先行者,用自己的行動傳播文明的種子,在家做文明的好成員,在校做文明的好教師,在社會做文明的好公民,用自己的行動帶動身邊的人,滴水匯聚以成江河,江河匯聚以成大海。我們堅信:文明行為不是為了創建文明城市而存在,但是文明城市必是因為文明行為的存在而誕生,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為文明創建增色添彩,讓城市滿綻文明之花!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