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企改革兵分多路 混改是重頭戲
摘要:專家預計,要想大面積展開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快要到2017年下半年。
專家預計,要想大面積展開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快要到2017年下半年
按照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的說法,2015年是國企改革政策制定出臺年,2016年是政策落實年,2017年將是國企改革見效年。從國資委12月份交出的改革“成績單”可以看到,無論是“1+N”政策體系的完善,還是“十項改革”試點工作的推進,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而對于2017年,國企改革同樣被寄予更多的厚望。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17年國企改革必須穩中求進,并且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推進,改革必須有利于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高國企效率。因此,改革的落腳點預計會集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央企兼并重組等方面,尤其是重點領域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據記者了解,此前國家發改委會同國資委等部門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選擇了7家企業或項目,開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截至目前,正在組織審議批復試點方案,其中4個已經批復實施。
在劉興國看來,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2017年改革的突破口,預計會在重點領域中取得實質性進展。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企業兼并重組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金鑫認為,要想大面積展開混合所有制改革,預計最快要到2017年下半年。
張金鑫告訴記者,廣泛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障礙在于界定何謂國有資產流失的細則尚未發布,所以國有資產及國有股權定價在實務操作上被認為缺少明確的依據,這個問題不解決,混改的推進必然是小心翼翼的試探局面。
早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鶴曾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是開放競爭性業務、破除行政壟斷、打破市場壟斷,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網運分開、特許經營等;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則要達到“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預期目標。
張金鑫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簡單地吸收非國有資本進入國有企業,而是要通過股權多元化達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提高經營效率的目的。所以,一些國有企業讓渡一部分股權,引進一些民營資本,但是未因此而引發公司治理及經營機制的調整,便只是達到引資的效果,難以取得改革的實質成效。所以,這也是2017年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需要面臨的另一現實問題。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