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美援朝老戰士韓紹勇
摘要:男兒從軍報黨恩戰斗洗禮長精神——記抗美援朝老戰士韓紹勇□晚報記者 鄭剛 姚會峰/文 王冬霞/圖開篇詩鏖戰清川江,入黨在火線。三番斗頑敵,死神只擦肩。軍
男兒從軍報黨恩戰斗洗禮長精神
——記抗美援朝老戰士韓紹勇
□晚報記者 鄭剛 姚會峰/文 王冬霞/圖
開篇詩
鏖戰清川江,入黨在火線。
三番斗頑敵,死神只擦肩。
軍營建功勛,北京領袖見。
共筑致富橋,幸福來相伴。
記者在采訪韓紹勇(右)。
出生于1930年的韓紹勇,家住雙溝河環抱的小山村——遂平縣槐樹鄉勝橋村老韓莊。青山綠水養育了他,培養出他像山一樣堅強的性格和似水一樣機智的靈性。他1952年參軍,1953年初入朝抗美,成為一名炮兵通信員。經過炮與火的洗禮后回國,雖沒有立下赫赫戰功,但也幾次死里逃生。1953年底回國后,在位于確山縣的炮二師(炮旅前身)建營地時榮立三等功。1956年大閱兵時,他有幸見到了毛主席。復員回鄉后,他默默為鄉鄰造福。去年,他與當地紅十字會簽訂了遺體捐獻協議,愿為黨和國家做出自己最后的貢獻。
12月23日,記者在線索提供人——韓紹勇的忘年交、鄰村村民賈盤根的帶領下,來到韓紹勇家。記者說明來意后,韓紹勇娓娓道出他為了黨的事業和國家的利益舍生忘死、報效祖國平凡而又驚險的經歷。
感念黨恩 誓死參軍報國
“我的命是共產黨給的。要不是家鄉解放,就沒有我們這一家人。我情愿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黨和國家。我今年86歲了,從沒想過能活這么大年齡。去朝鮮抗美,根本就沒想著回來,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的。”回想自己的人生經歷,韓紹勇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待情緒穩定后,韓紹勇開始慢慢向記者講述往事:他爺爺那一代,家境還算富足,可是爺爺吸大煙,致使家境每況愈下。屋漏偏逢連陰雨。他7歲時,父親上山砍柴摔斷了腿,失去勞動能力,家里沒了頂梁柱。母親是個裹腳的小腳女人,不能干重活,所以他上了兩年小學后家里就無力供養了。他8歲開始放牛、砍柴,整個人瘦得皮包骨頭。村里的人看見他就說:“這孩子是餓死的料,長不成人。”
“解放后,窮人有田種、有飯吃、有衣穿,我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感謝共產黨給了我新生命。”韓紹勇說,黨的恩情讓他刻骨銘心。他多次報名當兵,都因為年齡小被勸了回來。1952年,國家號召有志青年參軍抗美援朝。當年,他已經22歲,是三個孩子的父親,最小的兒子才幾個月大。
這年9月,他報名參軍,而且拿定主意:一定要當兵,上朝鮮殺美國鬼子,死也要死在戰場上。幾經周折,韓紹勇實現了自己的愿望。他入伍后,和戰友們一起乘火車到駐馬店,并在駐馬店過了中秋節。之后,他們去了洛陽,在洛陽暫編入4團學習、訓練。3個月后,他和戰友從洛陽去朝鮮。他只記得是白天坐的車,也不知走幾天,是在晚上到朝鮮的。
赴朝作戰 炮與火中入黨
“我是臘月到朝鮮的,在朝鮮過的1953年春節。到地方后,我們就進入戰備狀態。”韓紹勇說,他本來就暈車,加上朝鮮處于戰備狀態,到目的地后就站不起來了,睡了一天一夜才恢復。之后,他被編入獨立炮兵2師29團3營6連4班當通信員,12個人分配一門炮。在這12個人中,只有他是河南的。他們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在西海岸構筑工事——挖山洞,挖好山洞后,把炮推進洞里,留下一個炮眼,炮口對準東海岸的敵軍,目的是提防敵軍從海面上進攻。就這樣,他們挖了一個多月的山洞。
“我們布置好炮位后,一方面在哨所內訓練,一方面監視敵軍。”韓紹勇說,當時,給他們配的是152加農榴彈炮,最遠射程7.5公里,可以打到對面的敵軍陣地。當時,他們布置了一個團的炮陣。敵軍感覺占不到便宜,相持一個多月后就撤了。
“我只經歷一場戰役,那就是清川江戰役。當時,我被調到連部當通信員,從6月9日到7月25日,時斷時續打了45天。在這場戰役中,我火線入黨,成為渴望已久的共產黨員。”韓紹勇激動地說。
韓紹勇說,在清川江戰役中,最激烈的就是橋巖山戰斗,也是在朝鮮打的最后一仗。在這場戰斗中,因為他原來所在的4班僅剩4人,而且當時無兵力補充,連指導員就讓他回到4班參加戰斗。在那場戰斗中,他共打出9枚炮彈,還想再打,卻接到了全線停戰的命令。當時,他們炮團架設了100門加農榴彈炮,對準橋巖山轟炸了六七個小時,最終將橋巖山拿下。
“在橋巖山上,‘聯合國軍’設有陸海空三軍指揮所。因為是從7月24日下午到夜里轟炸的,所以橋巖山陣地滿天紅光,后來發現到處都是敵軍尸體。陣地上的山體表面看不到青草,全是黃焦土。”韓紹勇自豪地說。
槍林彈雨 幾次死里逃生
“在清川江戰役中,有三次我差點兒送命。但我不怕,因為我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朝鮮打美國鬼子的。慶幸的是最后離開朝鮮時,我沒受一點兒傷。”韓紹勇說。
韓紹勇回憶,第一次死里逃生是在一天的中午。那天中午,戰友們都在吃飯。他從伙房打好飯走出去,突然幾枚炮彈落在伙房旁邊。當時,伙房在山坡上,戰友們都分散開來吃飯。爆炸平息后,戰友從四面八方跑過去,發現了司務長和炊事員的尸體。后來,他們又發現副班長和一名炮手不見了。當時,副班長和那名炮手在給炮身擦油。最后,他們在廢墟里找到了炮手被炸得只剩一個布兜的上衣片,尸體沒找到。這次,我僥幸逃過一劫。
“第二次是有一天我和副排長張有福去后方辦事,辦完事歸隊時已是夜晚,途中突然聽到敵機的聲響,我和張有福趕快臥倒。敵機投下的炸彈在距我們兩米遠的地方爆炸了。”韓紹勇難過地說,爆炸過后,他急忙喊張有福,可張有福一動不動。他把張有福抱起來一看,發現張有福胸部中彈,已經犧牲了。
“第三次是有一天晚上,我和連長、指導員一起從外面回連部。我們乘一輛卡車在山路上行進,由于天黑路生,在距敵軍的封鎖線500米左右的地方發現方向走反了。這時,敵軍發現了我們,朝我們開槍、打炮。我們迅速掉轉車頭。所幸的是晚上,敵軍不明情況沒敢追趕。就這樣,我們安全地回到連部,都沒受傷。”韓紹勇感慨地說,這三次都是死里逃生。因為他是通信員,經常穿梭于陣地,每當看到戰友犧牲,心里很悲傷,所以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替戰友報仇,多消滅敵人。
參加閱兵 見到了毛主席
“1953年7月27日,簽訂停戰協定。之后,我們就負責打掃戰場和朝鮮的戰后重建工作。當年底,離開朝鮮回到國內,在許昌過了1954年的春節。最后,我們炮二師來到確山縣。炮二師當時轄28團、29團和30團,就是后來的確山炮旅。到確山后,我們開始建營房、打石頭開辟營地,直到1956年上半年才建好。其間,我立了個人三等功,被提干,當上了排級司務長。”韓紹勇高興地說,還有一件令人激動、一輩子難忘的事,就是1956年9月,他被選派去北京學習、訓練了一個月,地點在六鋪坑。10月1日,他參加了炮兵隊列大閱兵,看到毛主席向他們招手。當時他的心跳得厲害,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心情非常激動。他心想,這一輩子沒有白活,能參加這么隆重的閱兵儀式。
韓紹勇回憶:“1956年底,部隊老兵復員,我想我也完成了軍人的使命,決定回家務農,況且走時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也很掛念他們。于是,我就一次一次地找領導,最后領導同意讓我復員。1957年初,我從部隊回到了闊別幾年的家鄉。”韓紹勇說。
光榮復員 甘為鄉鄰造福
回到家鄉后,韓紹勇積極參加家鄉建設,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
“1957年冬,國家興修水利,老韓莊三面環雙溝河,且在河上游,于是國家就在下游興建了雙溝水庫。我當時在村里當干部,就和村民一起喊著口號打夯,從來沒覺得累。”韓紹勇說,后來,他被調到當時的大隊、公社任職,最后到大隊農場當場長。1979年,他從場長的位置上退下來。現在,他每月領800多元的津貼。
“雖然一生經歷這么多事,但我現在很滿足。6個孩子中有3個考上大學,我耳不聾眼不花背不駝,還能穿針引線。沒事時我爬上山頂,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或者看看書、讀讀報,感覺生活好得不得了。”韓紹勇笑著說,現在,俺村已出好多大學生,這得益于村頭修建了出村的橋。
韓紹勇說,這座橋建在村頭的雙溝河上,雖然沒有名字,但村民都感謝這座橋。要不是這座橋,村民不會這么富裕,也不會考上這么多大學生。過去村里沒有橋,村民只能劃船進出,每到播種或收獲季節,村民運送莊稼和農資很不方便,學生上學也一樣難,而且常出現溺水現象。老韓莊就有4個小孩和兩個大人淹死了。
1975年,經上級同意后,韓紹勇帶領全村200多人建橋。他和大家不分晝夜地拉石填土,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一座跨河的橋建成了。剛修好就遇到75·8,橋被洪水沖毀了。后來,他們又重修了這座橋。2012年,這座橋又進行大修。
“2015年,我看電視,得知外地有兩位老人愿意死后捐獻遺體,我想我為啥不這樣做?算是為黨做的最后貢獻。于是,我就四處打聽,最后,與縣紅十字會簽訂了捐獻遺體的協議,也算完成了我這個有著60多年黨齡黨員的最后心愿。”韓紹勇說,今年建黨節,鄉領導給我送來一個“七一”紀念章,我心里感覺特別溫暖。
記者剛采訪完,韓紹勇就接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小兒子打來的電話。父子倆寒暄后,韓紹勇把電話遞給記者。他的小兒子說:“感謝《天中晚報》對抗美援朝老戰士的搶救性采訪,因為現在這些老戰士都已進入垂暮之年,再晚可能就來不及了。”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