礪得梅花香 看東風日產800萬輛里的錦繡文章
摘要: 新華網廣州12月27日電(安國臣)2016年12月26日,東風日產第800萬整車下線儀式在花都二工廠舉行。就在下線儀式的前一天,東風日產全年銷量已經突破110萬輛,比去年同期
新華網廣州12月27日電(安國臣)2016年12月26日,東風日產第800萬整車下線儀式在花都二工廠舉行。就在下線儀式的前一天,東風日產全年銷量已經突破110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13%,提前完成2016年度銷售目標。
下線活動只有短短的30分鐘,沒有輝宏的舞臺,不見明星大腕助陣,甚至連花哨的環節也省去了,如此簡單的儀式背后卻蘊含了深刻的意義。如果說高質量跨越100萬輛是對一個階段的肯定與認可,那么800萬輛下線則是對13年發展歷程的回顧和思考,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的規劃和布局。
如今,產量800萬輛的達成為東風日產增添了不少的光環,殊不知這光環背后的曲折和艱辛。自2003年成立以來,不平坦的一路走來,為東風日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成立之初,合資雙方內部協作過程中遇到嚴重問題。強調計劃和執行力的日方人員負責銷售,強調靈活多變反應策略的中方人員負責生產,優勢互補并未得到體現。銷量下滑,庫存增加,甚至一度停產。鑒于此種表現雙方高層深入探討,制定出了《東風日產共同行動綱領》,調整了組織架構和權力分配,實現了真正的優勢互補。2005年銷量增長達160%,成為業界最大的黑馬。
此后,東風日產抓住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的黃金期,唯快不破、發揮團隊狼性迅速占領市場。2008年,5年達成100萬產銷,創行業最快速度;2013年,東風日產成立10周年時產銷突破450萬,相比上海通用15年達成600萬、北京現代10年達成400萬的表現,東風日產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并再次創行業最快速度。
俗話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經歷黃金十年高速發展后,東風日產的發展遇到了瓶頸。隨著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以及“釣魚島”事件的推波助瀾,東風日產銷量大幅下滑,也是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同比大幅下跌,一貫堅持的“快速靈活”的策略似乎難以奏效。為此,東風日產對原有的區域營銷體制開展了大力改革,成立東、南、西、北四大地區營銷部,把總部決策權下沉至區域,以應對“微增長”時代對三四線新興市場的開發要求。
2014年為進一步完善體系能力建設,東風日產將年初110萬輛的目標下調至100萬輛,并從兩個層面對其營銷架構進行了調整。渠道建設方面,啟動了銷售渠道向三四線市場進一步擴張的“百城千縣”戰略。最終,東風日產交出全年銷售95.4萬輛的出色成績單,并以行業第五、日系合資企業銷量冠軍的身份結束了2014。
2015年重塑“YOUNG NISSAN” 品牌形象,全面貫徹年輕化戰略,圍繞“強基聚力”,不斷夯實企業全價值鏈的體系力提升,從產品、技術、品質、銷售服務、經銷商管控等層面,實現高質量跨越雙百萬。
站在百萬之巔,面臨全新發展態勢,東風日產選擇了穩健經營的發展方式。2016年,秉承“穩健經營”的理念,東風日產腳踏實地、強調客戶服務、渠道和品牌健康成長。隨著社會及技術層面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汽車行業已進入了智能時代,順應消費者需求智能化發展的趨勢,東風日產聚焦智能時代,進入以智能技術為驅動的YOUNG NISSAN 3.0時代,發布了“I³計劃”。以全價值鏈智能升級為核心,從智能出行(Intelligent Mobility Technology)、智造品質(Intelligent Manufacture Quality)、智享體驗(Intelligent Customer Experience)三大維度布局未來。
2017年是東風日產再次跨越百萬之后的重要一年,800萬輛整車下線,對東風日產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更是一個新的起點。東風日產將以“I³計劃”為基礎,助推品牌年輕化戰略再升級,進入以智能技術為驅動的YOUNG NISSAN 3.0時代。同時,東風日產還將以“客戶年2.0”作為2017年發展的整體指導方向,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持續提升品牌力和客戶滿意度,保證主力車型的銷量及新車上市,同時整合網絡安全,強化經銷商基礎,為客戶帶來更加精彩的智能化汽車生活。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新華汽車)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