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畝薺菜“扎根”彭橋
摘要:850畝薺菜“扎根”彭橋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王 珺 文/圖 本報訊 12月23日一大早,正陽縣彭橋鄉何莊村的張明友到責任田里查看今年政
850畝薺菜“扎根”彭橋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王 珺 文/圖
本報訊
“讓俺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今年45歲的張明友是該鄉何莊村的貧困戶,他因患重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借了不少債。他的兩個女兒都在上學,大女兒讀的是師范學校,二女兒讀中學,家庭經濟非常困難。張明友每年還要花費幾萬元的醫藥費。
“家里的房子也是政府幫助改造的。”張明友說,為幫助他家脫貧,政府不僅為他家解決了兩個人的低保,還為其大女兒爭取到2000元的資助金。
“最讓俺高興的是,鄉、村干部幫俺種了3畝薺菜。”張明友說,“俺加入了古耕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種植。該公司讓俺享受了3000元扶貧金。對方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回收,俺就等著收錢了。”
“俺之前還種了一茬上海青和一茬包菜,今年收入兩三萬元不成問題。這讓俺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記者了解到,該鄉充分利用當地牧原企業產生的沼液,發展有機蔬菜,節約了種植成本,提高了種植效益。
為數百人提供就業崗位
“今年我帶頭種了5畝薺菜。”該鄉何莊村黨支部書記胡忠斌說,該村一共有20戶貧困戶依托古耕企業種薺菜。
胡忠斌介紹:“每畝地一年可以種2茬薺菜1茬包菜,一茬上海青,全年一畝地可收入上萬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眼下,依托古耕、牧原企業,彭橋鄉種了850畝薺菜,且今年牧原、古耕、青青蔬菜3家公司安置數百名貧困人員就業。目前,以彭橋鄉為示范帶動點,正陽縣已在熊寨鎮、蘭青鄉、袁寨鄉等6個鄉鎮帶動發展以薺菜為主的有機蔬菜產業,產業扶貧規模進一步擴大。
“下一步的扶貧工作要借力當地龍頭企業,帶動黨員、合作社和貧困戶抱團流轉土地,擴大以薺菜為主的有機蔬菜種植面積。”彭橋鄉負責人劉愛玲說。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