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騰挪有術 金融機構趕“春運”
摘要: 一年一度的春運開始了,而“傳統金融機構的跨年行為要持續到26日,就像每年的春運一樣。”一位券商資管固收業務負責人日前表示,當前的流動性緊張,加之臨近
一年一度的春運開始了,而“傳統金融機構的跨年行為要持續到26日,就像每年的春運一樣。”一位券商資管固收業務負責人日前表示,當前的流動性緊張,加之臨近年末,一些資金到期壓力、券商代持債券事件的沖擊加劇了緊張。雖然每年1月份會有緩解,但是預計明年還是偏緊的格局,或許將延續到春節。不過,好的消息是,“春運”期間,一些理財產品收益率已經上升,值得投資者關注。
資金年底加速回流 銀行
12月21日 國海證券 一紙公告令債券市場暴力反彈,業內人士表示,這表明債市的情緒得到了緩解,不過最終事情的解決還是要讓金融機構之間的信任得以存續。
“資產荒”怎么變成“錢荒”了?首先是臨近年末,前期大量發行的同業理財帶來大規模的到期壓力,加上半年末與年末“沖時點”的規模要求,銀行面臨較大的新發、續發壓力。“不過一些機構在前期發行時會避開在跨年的時點續發,選擇在12月下旬之前完成同業理財的資金續接,這造成需求擁堵,加劇資金緊張;預計還需要時間才能有所緩解。”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當前銀行間協議存款 利率上行充分反應了資金回流的需求。這一現象進入12月份就開始體現出來。協議存款 利率在12月之前僅有很小的波動。統計顯示,各期限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今年以來多數在3%附近小幅波動,只有在12月快速走高——特別是12月9日以后,所有期限的同業存單最高發行利率全體突破4%,并連漲一周。具體看來,1個月期存單發行利率為4.4887%,距8日上漲53.34個基點;3個月期發行利率為4.4358%,上漲45.85個基點;6個月期的發行利率為4.5324%,上漲幅度最大,達到59.36個基點。
每逢年底,銀行資金需求增大,對于一些 基金公司來說,如果手上暫時不用的錢也是可以賺點外快。一位基金經理表示,上周就有銀行的人來談,1億元、3個月的定存,2.5%的利率。還有一家券商資管則表示,因為早早做了打算,資金安排合理,所以并沒有出現緊張的情況,目前還能有余力幫助一下兄弟單位,幫他們做點資金周轉。
既然Shibor利率一直在走高,資金當然會從債券市場、 貨幣基金抽離出來。 國泰君安 債券 分析師徐寒飛表示,當前還需要繼續保持謹慎。跨年資金成本在此次事件出現之前就一直在上升,并未有緩解的跡象。近期跨年資金成本大幅上升,1個月資金成本上升到5%左右,銀行對非銀融資成本大幅上升,FR007和DR007之間的利差已經飆升至超過100個基點,以及中長期利率債和信用債收益率的大幅上升,央行并未在貨幣政策上做明顯的調整,更沒釋放出要降低流動性成本的信號。市場的猛烈下降過程大概率已經結束,后期市場可能在低位震蕩。
節稅需求推升貨幣 債基發行
每年都有年底錢緊,今年則有些不同。由于稅收的優惠,讓機構資金買公募產品的沖動增加,定制基金也隨之蓬勃大發展。但值得關注的是,前期一些基金的錢又投入到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中,最近利率的走高,讓這一資金循環怪圈出現問題,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今年基金募集的形勢變化大約發生在8月,當月成立新基金147只。在之后的3個月,新基金成立數量分別為91只、119只和153只。委外定制基金的規模多在2億元以上,業內人士稱,有些大銀行背景的定制基金更是規模巨大。
“銀行為何下半年忽然青睞公募,其中的原委在于公募 基金分紅免稅。”有家基金公司的投資經理道出原委。在營改增后,基金投資需要有6%的增值稅,而這一規定是自2016年5月1日起,銀行所屬的金融業開始實施全面營改增。“36號文”規定金融服務業統一適用6%的稅率,稅率較原來營業稅5%有所提升。為了節稅和規避監管對廣義信貸的控制,有不少銀行開始琢磨途徑,這時購買公募基金產品分紅不收稅就成為很好的解決之道。營改增實施后,基金分紅對于機構而言可能仍免收所得稅,那么機構通過投資基金產品來間接投資其他市場依然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投資基金對機構而言仍具吸引力。這時候,貨幣基金相當于每天分紅,到手都是收益免稅,如果是3.5%的收益,就相當于實際4.6%的收益了。 債券基金如果是分紅同樣免稅,所以很多銀行委外熱衷定開債基,一些銀行由于資金是自己的,債券也是自己的資源,只需要基金的通道就可以了,不僅完成出表,還每年省掉規模不小的稅率,所以買殼成為現實的需求。
并且營改增后,金融機構資金運作發生變化,以前投資約定固定收益類、保本收益類資管產品等都類似是貸款服務要收利息的6%的增值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銀行委外資金去投資于充當于優先級、享受固定收益的結構化產品的沖動。另尋出路的結果就是貨幣基金和債基的定制大發展。貨幣基金、定開債基下半年的大發展,讓公募基金的規模在下半年快速上升,但是快速上升之后,機構騰挪之間的沖擊力就更大。
有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銀行買 貨基拿到2.6%的收益,對他來說免稅實際上有3.46%,所以是劃算的。而貨基有可能把錢再放回銀行收3%的同業利率,也能覆蓋它的成本。所以就形成了怪圈,出現了銀行大量買貨基,貨基大量存銀行買存單的奇觀。
短期理財產品收益飆高
近期,由于市場資金緊張,加之年末銀行攬儲壓力上升,幾乎每家銀行都出手提高了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與此同時,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在走高, 國債 逆回購的收益率比較可觀,投資者年底有望迎來一波小紅包,不妨耐心選擇。
據DM報價系統的數據,同業銀行非保本理財3個月期限(跨年),收益率普遍升至4%以上,甚至高達4.5%,上漲幅度在50-70個基點,但就在上一個月,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能達到4%以上的卻是少之又少。
最近幾天,記者在一家銀行的宣傳頁看到,一款產品期限為108天的產品,預期收益率達到4.45%。還有一家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產品也出現收益率在4.5%以上的理財產品。不過,在一家國有銀行的理財單頁上,理財收益率仍然普遍不到4%。
而根據統計,2016年12月22日,預期年化收益率5%(含)以上的在售銀行理財產品有8款,預期收益率最高為7.5%。全國理財產品方面,預期收益率在5%(含)以上的理財產品有3款,其中 農業銀行 的 滬深300 指數期末看漲連續型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最高為6.3%。區域理財產品方面,預期收益率在5%(含)以上的理財產品有5款,其中 中國銀行 的博弈睿選系列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最高為7.5%。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