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葡萄酒的多彩風格秀
摘要:南非的葡萄酒歷史可以追溯到1659年,到現在,它已經發展成為新世界葡萄酒生產國中非常重要的一員。其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50,000英畝,出產的葡萄酒中有44%為紅葡萄酒,56%為白
南非的葡萄酒歷史可以追溯到1659年,到現在,它已經發展成為新世界葡萄酒生產國中非常重要的一員。其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50,000英畝,出產的葡萄酒中有44%為紅葡萄酒,56%為白葡萄酒。
南非最重要的白葡萄品種是白詩南(Chenin Blanc),在南非,白詩南也叫做“斯特恩”(Steen),是南非種植面積最廣的葡萄品種。用它釀成的葡萄酒具有清新鮮美、果味豐富和易于入口的特點。現代釀酒師們已經讓白詩南葡萄酒的品質得到很大的提高,可以釀造出一些口感活潑、風味多樣以及具有優秀陳年潛力的酒款。白詩南葡萄也可以用來釀造起泡酒和白蘭地酒。
南非最富有代表性的紅葡萄品種是皮諾塔吉(Pinotage)。這個品種是在1925年誕生的,由南非葡萄栽培專家佩羅德教授(Professor Perold)用黑皮諾(Pinot Noir)與神索(Cinsaut)葡萄進行雜交而得。它是南非獨一無二的品種,可以釀造出口感豐富、帶有辛香味的葡萄酒,在全世界備受贊譽。皮諾塔吉的種植面積占據了南非紅葡萄品種種植面積的五分之一以上。
南非出產的葡萄酒有各種類型和風格,包括調配型紅/白葡萄酒、甜葡萄酒、起泡酒和桃紅葡萄酒等等。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南非的各種葡萄酒各有什么特色。
一、南非調配型紅/白葡萄酒(Blends)
在南非,法律規定,如果某款葡萄酒是由不同品種分別獨自釀成后才進行調配而得到的,那它就可以在酒標上標明自己的品種。不需要標明各個品種的使用比例,不過要按照比例的高低進行排列(從高到低)。
南非的調配型紅葡萄酒中,波爾多式調配是最流行的做法;近年來,羅訥河谷式調配(GSM)也逐漸受到關注,主要以西拉(Shiraz)為主導,加入一定量的歌海娜(Grenache)、慕合懷特(Mourvèdre)和維歐尼(Viognier)。南非的另外一個著名調配方式是“開普式調配”(Cape blend),這種調配需要使用30%-70%的皮諾塔吉。“Cape blend”也可能用來指代以白詩南作為主導的調配型白葡萄酒。
南非的部分調配型白葡萄酒最近成為了南非最令人振奮的酒款,主要包括兩種風格:一是波爾多式調配,即以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賽美蓉(Semillon)進行調配;二是以白詩南作為調配主角得到的地中海式白葡萄酒,口感復雜而濃郁。
二、南非甜葡萄酒
1、非加強型甜葡萄酒
開普產區的甜葡萄酒釀造歷史相當久遠,在18、19世紀的時候,這里的康斯坦斯甜葡萄酒(Vin de Constance)就已經風靡全球了。現在,南非的甜葡萄酒依然非常著名。
南非遲摘型甜葡萄酒是使用推遲采摘的葡萄來釀造的,其殘留糖分含量至少要達到20g/L。
貴腐遲摘葡萄酒(Noble Late Harvest, NLH)是使用經過貴腐菌(botrytis cinerea)感染的葡萄來釀制的,其甜味和風味都得到高度濃縮,殘留糖分含量必須高于50g/L。
特選遲摘葡萄酒(Special Late Harvest, SLH)是一種較為輕盈的遲摘型甜葡萄酒;如果它的殘留糖分含量低于20g/L,就必須在酒標上標注出具體的類型,是極干(extra dry),半干(semi-dry)還是甜型(sweet);而且最低酒精度需要達到11%。
稻草酒(Straw wine/ Vin de Paille)是用經過在稻草上風干的葡萄來釀造的甜酒,葡萄水分蒸發后,其中的糖分就會得到濃縮。
自然甜葡萄酒(Natural Sweet/Sweet Natural)的殘留糖分需要達到20g/L。
2、加強型甜葡萄酒
根據南非法律,加強型葡萄酒是指通過添加烈酒(通常為白蘭地)來進行酒精強化的甜葡萄酒,其酒精含量不能低于15%,也不能高于22%。下面是一些南非比較重要的加強型甜葡萄酒。
哈尼普特(Hanepoot)加強型葡萄酒,使用亞歷山大麝香(Muscat d’ Alexandrie)葡萄來釀制,這種葡萄在當地就被稱為“Hanepoot”。
麝香(Muscadel)加強型葡萄酒,使用芳蒂娜麝香(Muscat de Frontignan)葡萄來釀制。
此外,南非還生產了一些波特和雪利風格的加強型葡萄酒。其中,波特風格的葡萄酒使用紅巴羅卡(Tinta Barocca)、多瑞加弗蘭卡(Touriga Francesa)、國產多瑞加(Touriga Nacional)和其他葡萄牙品種來釀制,分為開普桃紅波特(Cape Pink)、開普白波特(Cape White)、開普寶石紅波特(Cape Ruby)、開普年份波特(Cape Vintage)、開普晚裝瓶波特(Cape Late Bottled Vintage)、開普茶色波特(Cape Tawny)、開普單一年份茶色波特(Cape Dated Tawny)。
南非的雪利式加強型葡萄酒也分為不同的類型,包括菲諾雪利(Fino)、阿蒙蒂亞諾雪利(Amontillado)、歐羅索雪利(Oloroso)、淡奶油雪利(Pale Cream)、干型雪利(Pale Dry)、半干型雪利(Medium Dry)、奶油雪利(Full Cream)和陳年棕色雪利(Old Brown)。
三、南非起泡酒
南非跟法國達成協議,南非的起泡酒不會標注為香檳“Champagne”,就算有些起泡酒使用跟香檳一樣的傳統釀造方法來釀造,經過瓶中二次發酵過程。“Méthode Cap Classique”(MCC)是用來指代那些使用傳統香檳釀造法來釀造出來的南非起泡酒;如果一款南非起泡酒想要在酒標上標注“MCC”,那它需要達到法定的酒泥接觸時間(12個月以上),也需要達到法定的瓶內壓力。南非有一部分起泡酒是通過注入二氧化碳來直接釀制的,這樣的起泡酒不能標注為MCC,跟MCC有很大不同。南非的“Perlé/ Pétillant”是指微起泡酒,酒中的二氧化碳通常是人工注入的。
四、南非桃紅葡萄酒
在南非,很多紅葡萄品種都可以用來釀制桃紅葡萄酒,其中最常用的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梅洛(Merlot);其他還有歌海娜、神索(Cinsaut)、西拉和皮諾塔吉等。2000年,用來釀造桃紅葡萄酒的品種多達24種。
最后附上南非葡萄酒根據殘留糖分含量來進行分類的標準:
1、南非靜止葡萄酒:
(1)極干Extra-dry,殘留糖分≤2.5g/L;
(2)干Dry,殘留糖分≤5g/L
(3)半干Semi-dry,殘留糖分5-12g/L;
(4)半甜Semi-sweet,殘留糖分5-30g/L;
(5)遲摘Late Harvest,殘留糖分≥20g/L;
(6)自然甜Natural Sweet/Sweet Natural,殘留糖分>20g/L;
(7)貴腐遲摘Noble Late Harvest,殘留糖分>50g/L;
(8)稻草酒Naturally dried grape wine, straw wine,殘留糖分>30g/L。
2、南非起泡葡萄酒:
(1)自然干Brut nature,殘留糖分<3g/L;
(2)超天然Extra brut,殘留糖分<6g/L;
(3)天然Brut,殘留糖分 <12g/L;
(4)極干Extra-dry殘留糖分<17g/L;
(5)干Dry,殘留糖分<32g/L;
(6)半甜Semi-sweet,殘留糖分>32–50g/L;
(7)甜Sweet,殘留糖分>50g/L。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紅酒世界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