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行信用卡不提供“免費午餐”用戶吐槽
摘要: 某外資行發行的“至享卡”要求申請人月薪3萬元以上 外資行信用卡不提供“免費午餐” 用戶吐槽不接地氣 日前,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宣
某外資行發行的“至享卡”要求申請人月薪3萬元以上
外資行信用卡不提供“免費午餐”
用戶吐槽不接地氣
日前,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宣布,在內地正式首次推出獨立品牌信用卡。據悉,目前在中國境內已經有東亞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獨立發行了信用卡,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行涉足國內信用卡業務,其與中資行的正面競爭在所難免。一直以來,在中資銀行主導的發卡大戰中,為了吸引客戶,掃樓、擺攤都是中資行發展信用卡用戶的慣用手段,而外資行卻始終沒有放低“身段”加入發卡擺攤大軍中,外資行信用卡業務難上規模,遭遇了“水土不服”。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部分外資行發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以高端和服務著稱的外資行發行的信用卡使用率不高,很多人都望而卻步。
走“高大上”路線
門檻高年費高
目前,虎視眈眈的外資行終于殺入硝煙彌漫的中國信用卡市場。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部分銀行詢問申領信用卡的有關條件。記者發現,不論是電話咨詢還是去銀行網點咨詢,銀行的工作人員都會先問客戶的一些基本情況,根據個人情況來確定客戶是否有資格申請信用卡。
在信用卡申請上,外資行與國有大行的申請要求相對其他行要嚴格一些??蛻舫颂峁┥矸葑C之外,還必須提供收入證明、居住證明、工作證明以及持有其他行信用卡一年以上,如果上面的要求不具備,很抱歉,沒有資格申請信用卡。
與中資行信用卡相比,外資行信用卡申請門檻高以及高額年費成為爭議焦點。對此,花旗銀行(中國)工作人員表態稱,“年費收入在我們的收入結構中會占很重要的一部分。”顯然,外資行對于減免年費以擴大發卡量這種“中式”模式并不感冒。
東亞銀行(中國)的信用卡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申請我行信用卡的資格,要提供個人身份證、工作證明、收入證明以及居住證明。該行門檻最低的普卡月薪達到4000元人民幣以上,金卡月薪8000元人民幣,而白金卡則要求客戶是上市公司的股東或者高管。
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某外資銀行發卡類型有禮享卡、禮程卡、至享卡三張卡,這三張卡的申請門檻要求申請人收入條件分別為月薪在人民幣7000元及以上、人民幣10000元及以上、人民幣30000元及以上。
另外,渣打銀行(中國)推出了臻逸系列卡和臻程系列卡,該行工作人員稱,在中國推出的信用卡面向定位是中高端商旅型、消費型客戶。
雖然信用卡可以促進銀行和客戶之間的關系,通過提供一系列服務提升客戶黏性,但經過中資行多年刷卡免年費的“熏陶”,外資行的高年費策略顯得“水土不服”。
有銀行界人士指出,信用卡業務盈利依靠的是規模效應,而目前信用卡業務已經是一片“紅海”,外資行要在博弈中勝出非常不易。繼續走“高大上”路線,則規模效應遲遲無法產生,而放低身段也未必就能真正“接地氣”。
爭奪中高端客戶
短期難奏效
在較為敏感的門檻問題上,雖然國內許多中資銀行為尋求發卡量的快速增長而采取低層次“拉客”方式,面對國內信用卡市場異常激烈的鏖戰局面,外資行的態度卻顯得堅定而統一。
面對以高端和服務著稱的外資銀行,它們發行的信用卡你會用嗎? 《證券日報》記者隨地采訪了部分市民,他們大部分人表示:“我的信用卡都是中資行的,優惠多,外資行的沒用過。”
一向高端的外資銀行并沒有“入鄉隨俗”,很少有“開卡送禮”等促銷活動。與中資行跑馬圈地“廣撒網”戰略不同,外資行在信用卡服務上還是很高端,為了應對獨特的內地市場環境,采用的是差異化發展策略,在信用卡領域的戰略是定位中高端客戶。
花旗銀行(中國)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應對獨特的內地市場環境,花旗中國采用的是差異化發展策略,在客戶定位上,聚焦中、高端客戶。比如,目前已推出的花旗禮程白金卡,是針對高端商旅人士推出的與旅行里程相關的產品。
在某國企上班的張女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與本土銀行相比,外資行在“接地氣”上并不具優勢??蛻羧后w受限,產品線少,可供客戶選擇也少,長此以往很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現在大部分消費者辦信用卡,更注重的還是哪家銀行更實惠,如此高端的服務確實讓一些消費者吃不消,在中國市場未免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部工作人員表示。
銀行業內人士分析,外資行因其營業網點在數量和分布上的不足,以及市場受眾定位的相對狹窄,在拓寬發行量上一直步履維艱。再加上如此高端的增值服務和缺少具有誘惑力的商家促銷,很難切合國內信用卡人群需求,在短時間內搶占市場份額有一定難度。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