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旅游業,亟須供給側改革
摘要: 如今,每逢節假日,人與人見面常常問“你準備去哪里玩兒?”然而一日游也好、七天樂也罷,節后再相聚,論及玩的感受,經常是景點單一、景觀雷同,連大家帶
如今,每逢節假日,人與人見面常常問“你準備去哪里玩兒?”然而一日游也好、七天樂也罷,節后再相聚,論及玩的感受,經常是景點單一、景觀雷同,連大家帶回來的紀念品也是彼此相差無幾。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游客的旅游消費需求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在旅游規劃、管理和經營上,與其“你有我有全都有”,不如瞄準游客的消費需求做文章。俗話說,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想游客“不選貴的,只選對的”,就得因人而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在旅游產品開發和旅游景點的設計安排方面,作出合理化與層次化的未雨綢繆。因人而異、分門別類,有針對性地宣傳與營銷。
今天國內旅游業的發展進入形態更高級、偏好更合理、結構更科學的新常態。作為旅游業的供給方,務必于自身挖潛方面加大力度。不同的山上自有不同的山歌,關鍵在于如何走自己的路,將自己的山歌拿出來大膽示人,并漸進展現自己的山歌自信。實踐證明,立足當地旅游資源,狠挖、深挖、精挖自身旅游潛力,形成獨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游客想不光顧都不可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走出旅游業景點單一、景觀雷同、旅游產品類似的困境,制勝法寶除了創新,別無他途。創新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結合當地實情,如歷史文化、人文傳承、風俗習慣、美好傳說等,并借助大數據研判到此地游玩的客人類型、文化層次、年齡結構等,進而匠心獨運、出奇制勝。
旅游業競爭激烈,旅游景觀色彩斑斕,旅游產品爭奇斗艷,但如果不能強化供給側改革思維,陷入照搬照抄的怪圈、淪為一次性買賣的套圈、走不出固步自封的陋圈,縱然“將旅游業打造成本地發展的支柱產業、主導產業”的口號喊得震天響,游客也只是默默地選擇“用腳投票”。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