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校服務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對策研究
摘要:羊守森 《 人民論壇 》(2009年第17期)摘要: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中央賦予河南的歷史使命,河南高校要充分發揮人才優勢、資源優勢、環境優勢,開展華夏歷史文明傳
羊守森 《 人民論壇 》(2009年第17期)
摘要: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中央賦予河南的歷史使命,河南高校要充分發揮人才優勢、資源優勢、環境優勢,開展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文化專項研究工作,加強高校文化服務載體建設,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建立高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服務導向機制、多方共建機制、資源集成機制。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4/view-3318686.htm
關鍵詞:高校;華夏文明;對策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把“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中原文化大發展的重要契機。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河南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是歷史賦予高校的使命。
一、河南高校在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的優勢
1.人才優勢。高等院校是人才的搖籃,它吸納了大批致力于優秀文化傳承和思想文化創新的守望者,而知識分子云集,使高校居于知識、思想、道德、價值的文化高地,成為各種思想碰撞、融合以及新文化、新思想誕生的重要場所。河南高校以其富集文化人才和文化成果的巨大優勢,通過人才培養、文化研究和服務社會,在整個社會思想文化進步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引領作用。
2.資源優勢。河南高校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項目資源、信息資源、科技資源、研究資源等;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實驗設備和豐富的圖書資料,有利于開展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研究和傳遞最新科技信息。
3.環境優勢。高校的學術環境和民主科學的氣氛提供了較為自由的創新空間。在全球化、國際化日益深入發展的今天,教育的國際交流日益活躍,高校通過學術交流的渠道和形式,在研究、消化異質文化和弘揚、傳播中原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二、河南高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服務是高等院校義不容辭的責任。高校是一種社會公共資源,應該擔負起促進社會文化發展的責任。服務于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是高等院校與生俱來的歷史使命也是高等院校獲得培育辦學特色、增強自身實力的有效途徑。將中原特色傳統文化引入到高等院校中對于雙方的健康發展都大有益處能夠促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
2.高校同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相結合,是高校凝聚辦學特色,增強自身實力的,擴大社會影響的有效途徑;也是高校打造特色品牌的有效手段。中原傳統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的影響;河南高校應該牢牢把握住這得天獨厚的優勢,集中有限的財力、物力、智力投入其中,依據自身特色尋找突破點,借助于中原傳統文化廣大的社會關注力和巨大的輻射影響力,提高自身的層次和社會知名度。
三、河南高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對策建議
1.實施河南高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文化專項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河南傳統、特色文化研究重大專項;河南區域文化研究重大專項;河南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重大專項;河南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重大專項;河南區域經濟與創新文化建設研究重大專項;河南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重大專項;河南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重大專項;河南高校服務中原經濟區文化品牌建設專項。
2.進一步加強對河南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的管理,針對中原經濟區文化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需求,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主動為各級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逐步形成一批研究水平較高,服務能力較強,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政府決策咨詢中心,進一步增強高校為中原經濟區文化建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強高校文化服務載體建設。建立網絡服務平臺。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我省高校校園網絡資源,借助互聯網快速、高效傳遞信息的優勢,建設一批以服務中原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傳播中原優秀文化和建設成就為宗旨,面向社會,體現高校特色和水平,內容豐富、互動性強的網絡服務平臺,拓展高校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服務的范圍和形式。開展"中原文化大講壇"等系列文化活動。利用高校人才集聚、研究基礎扎實、資料豐富的有利條件,圍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托有關高校開展中原文化大講壇、中原文化論壇、中原文化沙龍等文化活動。開展假期"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發揮高校在文化傳播中的獨特優勢,通過組織"文化大篷車"、師生假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群眾性的文藝輔導和演出活動,面向社區和農村傳播優秀中原文化。 建設富有特色的高校校園文化。鼓勵和支持高校在充分挖掘學校傳統文化資源的基礎上,根據學校辦學思想和理念,結合學校發展戰略和規劃,建設和發展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校校園文化。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科技節、文化節、藝術節、網上校園等校園文化活動,不斷拓展校園文化建設的空間,用優秀、健康的校園文化輻射社會,引領中原文化發展的方向。
4.加大對高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經費投入。建立財政性投入、企業和社會力量投入、高校自身投入相結合的多渠道投入機制,加大投入力度,確保高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的順利實施。
5.建立健全高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配套制度。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共河南省委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實施意見》、《中原經濟區建設綱要》等,制訂與實施高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相關的管理辦法。各高校應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具體措施,完善教學科研人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評價機制、內部分配制度和創新獎勵制度,充分激發和保護廣大教師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
6.加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高校要認真制訂與實施高校服務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工作相配套的人才隊伍建設計劃,切實加強組織協調,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工作資源,完善工作機制,加快學科帶頭人、創新團隊和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的培養和引進,造就一支政治合格、結構合理、數量充足、充滿活力的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和管理隊伍。
參考文獻:
[1] 徐光春.中原文化與中原崛起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席酉民. 現代大學功能和創新文化研究 [M].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
[3]潘懋元 朱國仁.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選擇與創造[J]. 高等教育研究,1995,(01)
[4] 劉 斌. 河南高等學校在中原特色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中的責任與功能[J].改革開放 2010,(06)
[5] 田建國.高校應肩負傳承創新文化新使命[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1(07)
[6] 紀寶成.深刻認識大學的文化傳承創新職能[J].學習參考,2011,(05)
[7] 李家珉.高等教育要肩負起文化傳承創新的歷史重任 [J].思想理論教育,2011,(11)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時代報告:學術版》2012年第7期)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