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電臺高調“亮相”
摘要: 日前,俄羅斯最新型“隱形”無線電臺“祖母綠”系統研制成功,該系統利用波長為200至1000MHz微波進行遠距離通信,具有數據傳輸快、通信距離遠、安
日前,俄羅斯最新型“隱形”無線電臺“祖母綠”系統研制成功,該系統利用波長為200至1000MHz微波進行遠距離通信,具有數據傳輸快、通信距離遠、安全可靠度高等突出優勢,將在俄軍戰場通信、信息化作戰和機器人、無人機等各類裝備遠程控制中發揮重要作用。這項技術被俄國防部稱為“世界上絕無僅有”。
曾幾何時,以無線電臺為代表的電波通信被廣泛應用于傳輸電報、電話、重要數據和靜態圖像,在軍用遠程通信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大量新技術的應用,電波通信以其發射功率小、傳輸距離遠、建站和撤離迅速等獨特優勢,依舊牢牢占據著軍用通信中的重要位置,是現代戰場上“永不消逝的電波”。
現有電子偵查設備無法監測“祖母綠”
俄羅斯最近曝光的“祖母綠”系統,使用范圍為1到10公里,可以每秒3千位的速率進行數據傳輸。由于采用了特殊設計,俄羅斯宣稱,現有的電子偵察設備尚不具備監測“祖母綠”系統信號的功能,尤其難以從紛繁復雜的自然界噪聲中有效提取出“祖母綠”系統的通信信號。
事實上,在此之前,俄羅斯就成功研制出可在各種極端條件下工作的新型無線電臺,在不加裝天線的情況下其有效工作范圍達到50公里,短信接收半徑達到100公里,能夠在地下、水中、洞穴及礦井下工作,具有耐低溫、可承受重載荷等突出特點。
未來,“祖母綠”系統還將打造成單兵用微型電臺、大型遠程聯絡和信息交換指揮系統。
近年來,手持式戰術無線電臺得到重點研究,不僅對波形和加密軟件進行了改進升級,更具備便捷的可操控性。新型戰術無線電臺可與其他用戶共享圖像和視頻信息,同時具有觸摸操作和聯網功能,無線電臺的數據傳送率也將進一步提高。
俄在無線電磁領域作戰能力迅速增長
自俄羅斯掀起“新面貌”軍事改革以來,俄軍的電子戰作戰力量正作為一個新的重要兵種從幕后逐漸走向前臺,相繼在俄軍的數次重大軍事行動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俄羅斯目前已經建立起以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為代表的電子設備制造專業力量和包括電子攻擊、電子戰支援、電子情報獲取等專門的電子戰作戰力量。
俄羅斯目前公開展示的包括“希比內”“莫斯科-1”“克拉蘇哈-2”等電子戰系統,可直接壓制敵方預警機、機載雷達、無線電通信和衛星導航系統,在某些技術領域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例如,俄羅斯研制的“鮑里索格列布斯克-2”電子偵察和無線電壓制系統,可搜尋敵人的無線電通訊以及通訊的來源和頻道,并對其發出干擾以使這些頻道完全閉塞。
敘利亞軍事行動成俄電子戰系統“檢測場”
俄格戰爭時期,俄軍使用裝備“大青”電子戰系統的“米-8SMV-PG”直升機開展電磁信號壓制,為確保俄軍軍事行動的順利展開提供了有效保障。
烏克蘭危機期間,俄羅斯戰機曾在黑海上空使用“希比內”機載電子戰設備對美軍“唐納德·庫克”號驅逐艦進行了有效干擾,致使其雷達和數據傳輸網絡喪失正常工作能力。
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也曾配屬了大量電子戰裝備,用以致盲北約的電磁偵察和情報搜集系統,持續監視俄軍部隊駐扎地區周邊的電磁環境。為充分保護己方戰機,俄軍派出了攜帶新型無線電電子設備的蘇-34 戰斗轟炸機首次參戰,蘇-24M也裝備了俄最先進的“希比內”系統,米-24和卡-52武裝直升機也裝備有專門的電子戰系統。
可以說,俄軍借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檢驗了包括電子戰系統在內的各類新式武器裝備,全方位展示了俄軍“新面貌”改革的成果。尤其是為迅速取得戰略主動權,俄羅斯幾乎動用了所有能拿出的高精尖武器,既對恐怖分子給予有力打擊,又檢驗了武器裝備的性能,充分展現了俄軍在無線電磁領域強有力的作戰實力,起到了顯著的戰略震懾效果。(馬建光 張乃千)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