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說書半個多世紀
摘要:自學成才 癡心不改七旬老人說書半個多世紀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胡世寶 文/圖 “咚咚咚,上場啦,咱給您敲敲鼓,請請人,老少爺們提提神&helli
自學成才 癡心不改
七旬老人說書半個多世紀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通訊員 胡世寶 文/圖
“咚咚咚,上場啦,咱給您敲敲鼓,請請人,老少爺們提提神……”昨日,正陽縣大林鎮涂店村70歲的涂鴻業剛從在鄭州工作的兒子家回來,鄉親們就迫不及待地圍上來,央求他說段大鼓書。只見他一只手拿著快板,一只手敲著鼓說起來,嘹亮的聲音傳出很遠。
自學成才的大鼓書傳人
“在我10來歲的時候,我就跟著說大鼓書的藝人學藝。”涂鴻業說,只要聽過一遍,他就能夠惟妙惟肖地模仿。
“當時我看了很多古書,看了就能自編自說。”涂鴻業說,開始學說大鼓書沒有工具,他就用破碗塊敲,用筐子當鼓。農閑時一到夜間,他們村的大人們就讓他說書。1960年開始,涂鴻業就成了一名遠近聞名的說唱大鼓書的鄉間藝人。
樂此不疲說書半個多世紀
“當時一提到涂鴻業沒有不知道的,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涂鴻業的哥哥涂鴻建告訴記者,弟弟的說書生涯有50多年。上世紀80年代至今,淮河兩岸的正陽縣、信陽市、光山縣、羅山縣等地各種活動都邀請他去演出。
涂鴻業說,1982年,他在信陽羅山縣城里說說了28場大鼓書后才回家。他回家沒多久,羅山縣城有一位老人過八十大壽,他的兒女們準備放電影慶祝,可是老人非要請涂鴻業去說書。老人的兒子便開車把涂鴻業接到羅山縣城說書。老人拉著涂鴻業的手激動地說:“涂先生,我聽了你的20多場書,沒有聽到結尾,很想接著聽。這次你來必須說結束再走。”
當天夜里,涂鴻業就開始說書了。老人的兒女都在外工作,從沒聽過涂鴻業說書,當天夜里聽了一場。第二天老人的大兒子對涂鴻業說:“怪不得我爸要請你說書,我昨晚聽了你的一場書,實在有意思。”本來是三場書,后來他們又增加了四場。
上世紀80年代,涂鴻業除了種地以外,就是被邀請到各個村莊表演。“那時候,來聽我說書的人非常多。”涂鴻業說,他從來不講報酬多少,有時還不好意思收錢,但樂此不疲。有一次,他被人接連不斷地請去說書,3個月后才回家。
“聽眾聽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是我最高興。”涂鴻業笑著說。
說淮南大鼓書50多年,涂鴻業一直沒有中斷過這門技藝。說書內容包括歷史曲目、經典小段等,到現在他經常表演的書目有60余段。
每一個曲目都有一個故事
涂鴻業說,他曾經連續演出十八場,一天三場,每場三個多小時,他的嗓子還不啞,令人稱奇。
有一年,正陽縣舉行曲藝會演,涂鴻業演了一段《平原槍聲》,他自編自演了日本鬼子小隊長中村,刻畫的日本軍官形象,轟動全場。當時一評委激動地站起來說:“啥叫一級演員?涂鴻業就是一級演員。”
涂鴻業功底深厚,技藝精湛,他也與時俱進,把黨和國家的政策以大鼓書的形式說給老百姓聽,很受歡迎,還多次在全市和全縣會演中獲獎。雖然已到古稀之年,但一有機會他仍登臺演出。他在鄭州給兒子看孩子期間,小區的老人常常聽他說書。
“每一個曲目都有一個故事,都有教育意義,讓人們從中學到一些東西。”涂鴻業告訴記者,他的大鼓書中的每個曲目都講述了一個故事,像《鐵道游擊隊》講的是幾個英雄人物在鐵道附近抗戰的故事,《賢良老婆勸姑娘》是教育即將出嫁的姑娘到婆家要孝敬老人的。
“我看過涂鴻業老人的表演,印象特別深刻。正陽需要一些有才華的老藝人向人們展示技藝,宣傳大林宣傳正陽宣傳國家政策。”大林鎮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涂鴻業的淮南大鼓書表演已經成為大林鎮一道亮麗的風景。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