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來了!
摘要:原標題: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來了!11月4日,中央宣傳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共北京市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學習貫徹
11月4日,中央宣傳部、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共北京市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首場報告會。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攝
11月4日至11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奔赴全國各地,就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開展宣講。連日來,中央宣講團在各地作報告34場,舉辦各種形式的互動交流活動50多場,直接聽眾近48萬人,通過電視直播、網絡轉播等渠道間接收聽收看的達1900多萬人。中央宣講團不僅“把怎么看、怎么學、怎么做講清楚”,還創新方式方法,力爭使全會精神入腦入心。
團員構成引人注目
宣講團成員的構成,歷來引人注目。哪些人能入選其中,往往與歷次全會主題息息相關。十八屆六中全會主題為“全面從嚴治黨”,這決定了宣講團成員中黨務系統官員占多數,比如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中組部常務副部長陳希、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黃坤明、中央改革辦常務副主任穆虹等等。
從人數上來說,相比十八屆三中全會宣講團的28人、十八屆五中全會宣講團的31人,今年派出的人數相對較少,為25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央宣講團首次有軍方人士在列,即中央軍委紀委專職委員朱國標。
十八屆六中全會中央宣講團也延續了前幾次的通行做法。比如,吸納地方負責人參加,本次是遼寧省委書記李希。同時,在地方宣講期間,聽眾主要是地方的黨政機關領導干部、企事業單位員工和高校師生等。
中央宣講團講些什么?以11月9日,中央宣講團成員、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施芝鴻,為海南省1000余名干部群眾作專題輔導報告,其宣講重點是充分認識十八屆六中全會的重大歷史貢獻、全會背景,《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起草過程、頂層設計等方面。
中央宣講團如何“授課”?從實際情況看,其方法可概括為“形式多樣、深入淺出”。例如,面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領導干部,多采用宣講報告會,同時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直達各地級市甚至縣里;面向社區與基層黨員干部、高校師生,多采用座談交流形式,注重實地考察和問答互動;而針對軍隊,則既分赴各軍區單位宣講,又深入基層與官兵進行現場互動交流。
各地反響熱烈積極
“從嚴治黨,普通黨員與領導干部有什么區別?”“新形勢下,怎樣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面對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師官兵的提問,中央宣講團成員、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人文社科學院院長曾華鋒結合生動事例,一一解答。
作為高校教師代表,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授魏繼昆認為:“黨員干部要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看齊,思想上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季官社區黨委書記陳雁則表示,“村看村,戶看戶,老百姓看干部。基層黨員干部形象就是黨組織的形象,中央宣講團走進社區,對我們做好基層黨建工作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創新形式入腦入心
中央宣講團慣常的形式是開報告會,而深入群眾、形式多樣,是本次六中全會宣講的一大亮點。
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黌門街社區文化院壩,國家審計署署長劉家義用一口地道的四川話同大伙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文化院壩里擺放著簡單的桌椅,本來就是社區群眾拉家常的地方。
在新疆烏魯木齊,全國政協辦公廳政研室主任舒啟明面對維吾爾族社區干部米熱古麗·吐爾遜和社區居民阿孜古麗·阿不力孜的提問,分別就關于嚴肅黨內生活和黨員干部開展監督的問題,作出了細致的回答。
除了基層單位之外,武漢大學、西安交大、安徽大學、吉林大學、山西大學等高校,都留下了宣講團成員的身影。與學生們的交流以很隨和的形式為主,例如,在西安交大,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沒有走進大禮堂,而是坐在草地上和同學們一起聊天。
在武漢大學宣講時,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改革辦專職副主任陳一新坦言:“來之前,我是準備了通稿的,但不是很滿意,又花了三四天重新做PPT,強調宣講內容的邏輯性、思想性。”(劉少華)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