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銀行停售保險理財產品
摘要:原標題:部分銀行停售保險理財產品隨著近日保監會要求規范萬能險,并提出保險應回歸保障屬性,保險產品的收益率優勢明顯削弱,記者發現已有多家銀行停售了保險理財產品,并
隨著近日保監會要求規范萬能險,并提出保險應回歸保障屬性,保險產品的收益率優勢明顯削弱,記者發現已有多家銀行停售了保險理財產品,并主推銀行理財產品。
發改委信專委首席專家董秀生告訴記者,銀行理財銷售政策發生變化與目前一些理財保險投向高風險領域,銀行要配合金融監管部門政策性要求不無關系。
為規范萬能險業務發展,落實“保險姓保”的政策理念,保監會密集出臺了《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于強化人身保險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等多項規定,對萬能險的規模、經營管理等進行了限制和規范。
另外,2016年以來,保監會對中短存續期業務超標的兩家公司下發監管函,采取了停止銀保渠道躉交業務的監管措施;累計對27家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大、占比高的公司下發了風險提示函,要求公司嚴格控制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針對互聯網保險領域萬能險產品存在銷售誤導、結算利率惡性競爭等問題,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壽、恒大人壽等6家公司的互聯網渠道保險業務。
據了解,隨著保險產品預期收益的下滑,以及保險公司重點轉向期交產品策略的影響,多家銀行不再主推偏重理財收益的保險產品,而轉向推薦流動性較強的銀行理財。
董秀生表示,保險理財產品與銀行理財是兩種針對不同客戶群的產品。如果側重理財性的話,還是銀行理財比較劃算,因為保險理財產品更適合長期投資,不適合短期投資,短期提取,客戶會損失嚴重。如果客戶需要保障與財富傳承功能,那可以選擇保險理財產品。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保險公司的資產管理部門能力不輸于銀行理財產品背后對應的團隊,但是保險投向會受到較大限制,也容易產生避稅、曲線換匯甚至洗錢等不合規做法。
據記者了解發現,目前年末理財主打三個月、半年期、一年期的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半年期和一年期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在4.5%左右徘徊。除流動性較強的優勢之外,年末銀行理財收益率已經接近一些上市險企萬能險年化收益率。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