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走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路子
摘要: 協會帶動 產業幫扶正陽縣走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路子 本報訊 (通訊員 王林昶)今年以來,正陽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六個精準”、“五個一批
協會帶動 產業幫扶
正陽縣走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路子
本報訊 (通訊員 王林昶)今年以來,正陽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總體要求,以脫貧27個貧困村、17972名貧困人口和2018年貧困村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為目標,突出產業幫扶的帶動作用,成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推精準扶貧協會,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走出一條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新路子。目前,該協會已實施產業幫扶項目22個,累計投入社會資金14.5億多元,幫扶帶動4280戶貧困戶、1.2萬名貧困人口,戶均增收9050元。該縣對40個幫扶帶動效果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授予“正陽縣精準扶貧幫扶企業”、“正陽縣精準扶貧幫扶合作社”牌匾,并首創貧困戶退出光榮證,及時頒發給達到脫貧標準的貧困戶。
建立協會,幫扶帶動。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縣認真學習研究省、市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和要求,認為“五個一批”中的“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是正陽縣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必須把產業幫扶、產業帶動作為正陽脫貧攻堅工作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方向明確之后,該縣經過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和科學論證,決定充分利用全縣擁有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000余家,經營范圍涉及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業、農機生產及服務等行業和領域這一優勢,實施產業幫扶、產業帶動,推動脫貧攻堅工作。8月份,該縣成立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助推精準扶貧協會。經過積極運作,該協會已在全縣19個鄉鎮及縣農場設立20個分會,擁有會員單位157家,其中會長單位56個、理事單位101個、個人會員385人,整體資產8億多元,年產值2億多元,年可幫扶1.2萬多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同時,著力突出黨建工作在脫貧攻堅中的引領作用,加強對協會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黨建工作的指導和管理,采取“黨建+協會+基地+貧困戶”的方式,把基層黨組織建立在產業鏈上,把基層黨員凝聚在產業幫扶上,把貧困戶吸引到產業鏈上,激發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通過產業幫扶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傾斜政策,激發動力。為充分激發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幫扶、產業帶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該縣進一步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脫貧攻堅中的產業幫扶、產業帶動作用。一是實施政策傾斜。在制定《“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十三五”產業扶貧規劃》中,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過程中的用地、用水、用電、項目、資金、金融、稅收等出臺優惠政策,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壯大。二是實施財政傾斜。該縣財政每年預算安排500萬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專項資金,對年終考核規模發展大、產業幫扶帶動貧困戶效果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資金獎勵。三是實施項目傾斜。在實施基礎設施類、農業社會化服務類及農村人才培訓類等項目時,允許符合條件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單獨申報、公開競標。協會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每產業幫扶帶動一戶貧困戶,可以通過小額貼息貸款5萬元。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到戶增收項目,每戶投入到戶增收項目資金5000元。四是實施金融傾斜。該縣財政拿出1000萬元的專項風險擔保基金,允許協會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此擔保金向金融部門申請貸款。縣農商銀行在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過程中,采取“銀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貧困戶”的模式,累計向30多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放貸3.7億元,由銀行提供資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提供技術和管理,帶動貧困戶增收。五是實施推介傾斜。對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研發的新產品、注冊的新品牌,把其作為正陽名片,優先在農加工洽談會、招商推介會等對外大型公關活動中進行宣傳、推介,提高業界聲譽和市場占有率,著力培育一批本地產業品牌。
因戶制宜,精準施策。本著貧困村與非貧困村貧困戶同等對待的原則,結合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差異,充分尊重貧困戶的意愿,扶貧協會主要采取六種產業幫扶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一是資產收益幫扶模式。依托土地規模流轉,動員160戶貧困戶把土地經營權交給古耕種植專業合作社、云天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經營,增加貧困戶的收入。二是代種代管代儲幫扶模式。依托代興家庭農場、梅營紅薯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牧原集團等龍頭企業,鼓勵400戶貧困戶把種植、養殖產業交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龍頭企業代種代管,扣除代種代管成本后,產業收益歸貧困戶。該縣天潤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首創花生秧行,在三秋期間收購花生秸稈萬噸以上,貧困群眾可以拿著花生秧行折以每噸400元的價格領取現金,也可委托聯合體代儲3個月~11個月,最高價格達每噸650元,同時還可等價交換天潤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的肥料、湖羊。三是租賃幫扶模式。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把建好的大棚租賃給貧困戶種植食用菌,待食用菌收獲銷售后再付租賃費;天潤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在蘭青鄉建好羊舍租賃給貧困戶養殖湖羊;青青蔬菜公司建好大棚租賃給貧困戶種植蔬菜等,扶持1200多戶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產業。四是信貸幫扶模式。依托可為每戶貧困戶提供5萬元的小額信貸和5000元的到戶增收項目資金以及由縣財政拿出1000萬元的專項風險擔保基金,為380戶貧困戶放貸2500萬元發展產業。五是股份幫扶模式。協調1300戶貧困戶把信貸資金和到戶增收資金自愿入股到聚鑫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松山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由合作社年終給貧困戶分紅。六是就業幫扶模式。依托該縣產業集聚區君樂寶乳業、維維(正陽)糧油等大型企業發展乳制品生產、糧油加工、農業機械和花生脫粒、精選及花生殼種植食用菌、花生秸稈加工飼料等產業,先后吸納760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