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將病毒直接轉化為疫苗
摘要:原標題:新技術將病毒直接轉化為疫苗 本報訊(記者 崔雪芹 通訊員 付東紅)12月2日,《科學》發表了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德敏與中科院
本報訊(記者 崔雪芹 通訊員 付東紅)12月2日,《科學》發表了北京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及仿生藥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德敏與中科院院士張禮和課題組的突破性研究進展,他們以流感病毒為模型,發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復制從而將病毒直接轉化為疫苗的技術。
流感、艾滋病、SARS和埃博拉出血熱等致命性傳染病及其周期性爆發,其幕后黑手是結構多樣、功能復雜且變異快速的病毒,而疫苗是預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當前臨床使用的疫苗或因病毒滅活致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差,或因制備工藝復雜而不通用,或因病毒突變致免疫逃逸失效,從而使人們往往談病毒色變。
科研人員發現的這種人工控制病毒復制從而將病毒直接轉化為疫苗的技術,即在保留病毒完整結構和感染力的情況下,僅突變病毒基因組的一個三聯碼,使流感病毒由致命性傳染源變為了預防性疫苗,再突變三個以上三聯碼,病毒由預防性疫苗變為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并且隨著三聯碼數目的增加而藥效增強。這一“四兩撥千斤”技術不僅使疫苗研發不再復雜,而且擺脫了對病毒生物學知識獲得的依賴,并適用于幾乎所有病毒。這一發現顛覆了病毒疫苗研發的理念,成就了活病毒疫苗的重大突破。
據周德敏介紹,他們研發的疫苗是活病毒疫苗,即保留了野生流感病毒完全的感染力,只是將它感染人體后在細胞內的復制和生產新病毒能力剔除了。通過這種方式,他們保留了病毒感染人體引發的全部免疫原性,即體液免疫、鼻腔黏膜免疫和T-細胞免疫,而對人體的毒性被控制了。這種方法完全不同于當前使用的僅部分免疫的滅活疫苗,也不同于仍然保留弱復制能力而有毒性危險的減活疫苗。這種通用方法可以做包括艾滋病、SARS和埃博拉出血熱等幾乎任意致命性病毒的疫苗和治療性生物技術藥物,并且可以用來開發影響國防安全的預防性生化武器。
(責編:魏艷、趙竹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