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金
摘要:誠信是金 □晚報記者 周心放 通訊員 馮華豫 文/圖 每天早上,泌陽縣城行政路西段老防疫站西側路口,來自四面八方的市民自發地排起了長隊,等待搶購一位姓焦的農
誠信是金
□晚報記者 周心放 通訊員 馮華豫 文/圖
每天早上,泌陽縣城行政路西段老防疫站西側路口,來自四面八方的市民自發地排起了長隊,等待搶購一位姓焦的農民用祖傳工藝制作的豆腐。
縣人社局退休干部朱連方告訴記者,老焦名叫焦保臣,今年65歲,是泌陽縣城古城街道草店村農民,這個起早搶購老焦豆腐的場面持續多年了。
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農民磨制的豆腐何以如此搶手?這引起了記者的濃厚興趣。昨日,記者天不亮就起了床,排起了隊。一位姓張的中年漢子告訴記者:“老焦磨的豆腐點得細嫩,入口爽滑,遠近有名。別說是鄭州,就連咱縣在北京、海南辦企業的大老板們,只要家里有人去,也要帶點老焦磨的豆腐。”
良心豆腐
正說著,老焦開著裝滿豆腐的三輪車來了。只見他中等身材,滿臉堆笑。他按排隊順序一面接錢,一面切豆腐,不用稱重,憑手頭估計切成厚薄不等的豆腐塊兒,裝進塑料袋,遞給顧客。不大一會兒,帶來的豆腐全部賣完。記者看到,買到豆腐的人們興致勃勃依次離開,排在后面沒有買到豆腐的人露出了失望之色。老焦仍是面帶笑容,向他們解釋:“實在對不起,你們明天再來吧!”
記者隨手攔住最后一位買豆腐的女青年問:“老焦賣的豆腐,沒有過秤,你們放心嗎?”
“一百個放心,老焦是個講誠信的人,他賣的豆腐只會多一些,決不會少半兩。”女青年說。
他自幼喪父,家境貧寒。21歲那年,老焦開始利用爺爺和父親傳下來的工藝,為生產隊磨豆腐,至今已經44年。大集體年代,老焦靠磨豆腐拿工分養家糊口;改革開放后,磨豆腐又成為老焦全家人生活和致富的門路。
44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對于老焦,講誠信的本色始終沒有改變。他磨的豆腐一直堅持兩條原則:一是保證質量,二是堅守信譽。為此,他挑選粒大色正的上等黃豆作為原料,用祖傳的石膏工藝點豆腐,各個環節親自操作,嚴格把關,一絲不茍。他的口頭禪是:“講良心,寧吃虧,不坑人。”
老焦說到做到。對待客戶,他一視同仁,童叟無欺。
用心經營
有一次,有個人因忙于起早排隊,買了豆腐后才發現忘記帶錢。老焦得知這個人還要買菜,除了豆腐沒有要錢外,還主動拿出幾十元錢讓他買菜。
兩年前的一天凌晨,一個年輕人買了老焦10元錢的豆腐,趁天黑人多,悄悄地塞給老焦一張100元的假人民幣。老焦接過錢,憑手感識破了他的不良用心。老焦非常沉著,沒有當場點破,只淡淡地說:“年輕人,我沒有零錢找給你,今天我不收你的錢,你把豆腐掂回去吧!”
老焦的處事態度感動了這個年輕人。第二天早晨,這個年輕人將10元錢還給了老焦,并賠禮道歉。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