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叢生引市場亂象
摘要:□周刊記者 胡江濤 文/圖 一市民在“黑坑”釣魚。水被污染 釣友無處釣魚“我小時候,河水清澈,哪怕只是個水塘,里面的魚也很多。那時候,大家沒有豐富
□周刊記者 胡江濤 文/圖
一市民在“黑坑”釣魚。
水被污染 釣友無處釣魚
“我小時候,河水清澈,哪怕只是個水塘,里面的魚也很多。那時候,大家沒有豐富的釣魚裝備,可依然能釣到很多大魚,魚肉的品質也非常好。”昨日,年近6旬的退休職工王先生回憶,他年輕時,一到周末就會騎著“二八自行車”,拿著魚竿,到附近的公園、河邊釣魚。高興的時候,一天可以換好幾處地方釣魚。
“近年來,我國的自然環境遭到破壞,水質污染較嚴重,再加上一些利欲熏心的人用網捕魚、電魚、炸魚,甚至毒魚,加速了魚資源匱乏。熱愛休閑垂釣、想融入山水間體會釣魚快樂的人,根本沒有地方實現這樣的想法。”王先生說,“大多數的自然水域,特別是我市的板橋水庫和薄山湖,基于水資源的保護,都拒絕垂釣,而以前沒人管理的池塘、溝湖、河流等水域基本上都被破壞了,供釣友垂釣的資源匱乏。”
社會發展 “黑坑”應運而生
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垂釣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迫切需要更多適合垂釣的地方。此時,“黑坑”應運而生。
百度百科這樣解釋黑坑:黑坑是釣魚愛好者對商業性質魚塘的時尚稱謂。由于人類的繁衍生息,自然環境、生態平衡遭受破壞,特別是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可供釣魚人垂釣的自然水域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類具有商業性質的魚塘,收費標準多為“五、四、三”,即放魚當天收費50元,第二天收費40元,第三天以后收費30元。久而久之,“黑坑”便成為魚塘的代名詞。
不過,“黑坑”的“黑”,并不是指魚塘里的水或魚是黑色的,而是此類魚塘的經營者通常會絞盡腦汁,減少顧客在既定時間內釣走魚的數量,從而達到少投資、多回報的目的。
正是基于這個原因,一些人便適應社會發展,在低洼處或者已經成型的水塘里“圈地”,使之成為“黑坑”。通常情況下,“黑坑”坑主每周會選擇一天,向坑中放魚,吸引釣友。
“黑坑”一般分為兩大類,一是計重收費,二是計時收費。計重收費是指“黑坑”坑主在“黑坑”里放魚,吸引釣友。釣友釣上來的魚,坑主進行稱重后,賣給釣友,而魚的單價遠遠高于市場單價。計時收費,是目前“黑坑”坑主選擇最多的商業模式。釣友只需要交一定的場地費,在限定的時間內垂釣,不管釣的魚有多少,不再另行付費。
不過,最早的時候,還有一種收費方法,那就是釣友交費練習釣技,釣的魚不能帶走。但是,這種方法在市區幾乎已經消失。
不論是身手老練的資深釣友,還是剛剛入門的菜鳥級釣友,大都會選擇去“黑坑”釣魚。不過,隨著近幾年釣魚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部分“黑坑”坑主開始打起了歪主意。
釣友們對“黑坑”又“愛”又“恨”,原因就是“黑坑”坑主想法設法,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讓釣友防不勝防。
“黑坑”坑主用多種方式牟利
“黑坑”坑主想方設法在水質和魚上下功夫,確保釣友少釣魚,甚至釣不到魚。釣友們有苦難言。
“天中晚報釣友群”里,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釣友向記者表示,“黑坑”坑主經常在水中添加用于調整水質的化學藥劑,如化肥,從而降低魚的開口率,最終達到“魚不上鉤”的目的。
這種方法在釣魚界稱為“殺口”。
據記者了解,我市的“黑坑”,坑主放的魚的種類多以鯽魚、鯉魚為主,而有的坑主則會在黑坑里放多個品種的魚。從表面上看,魚的種類很多,但是不同的魚對魚餌的喜好不相同,而釣友普遍會采取同一種魚餌。這和添加化學藥劑屬于同一個道理,目的就是讓釣友少釣魚。
以前從事過“黑坑”工作,現在做其他生意的市民王先生向記者透露,在坑中添加化學藥劑和放多種魚類是坑主的普遍做法,而有的坑主做得更厲害。
他說,有的“黑坑”坑主會在運輸魚的途中給魚斷氧,降低魚的活躍度。魚被放進“黑坑”后,即便見到魚餌,也不會有興趣吃食物。此外,對外宣稱的是放500公斤魚,其實并沒有那么多,有的甚至不到250公斤。
王先生還舉例,在“黑坑”建設初期,有的坑主會有意修建類似于鍋底的魚塘,即中間深,然后再向外圍修建。這樣一來,魚在熟悉了周圍的環境之后,便向“黑坑”的中間位置聚集。再加上部分“黑坑”坑主限制釣友用長桿,對于普通釣友來說,要想釣上魚,比較難。
有釣友反映,釣魚本身就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釣技只能說是重要的一個方面。魚上不上鉤,還和“黑坑”的環境、水溫、天氣以及魚餌有很大的關系。對于不經常到“黑坑”釣魚的釣友來說,根本發現不了。
當然,也有一些“黑坑”坑主,采取開農家飯莊、多元化發展的道路,“黑坑”只是他們盈利的一種方式。釣友到他們那里釣魚,還可以就餐。這類的“黑坑”坑主為確保釣友經常前往,會注重釣友釣魚的數量,因此受到很多釣友的歡迎。
難言之隱 垂釣生意不好做
也許有讀者會說,照這樣看來,“黑坑”坑主使出渾身解數,欺騙釣友,肯定會賺得盆滿缽滿。但事實并非如此。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駐馬店大大小小的“黑坑”有幾百個,但賺錢的并不多,因為有不少“黑坑”開著開著就關門了。
眼下,氣溫較低,魚上鉤的概率小,釣友也不經常去“黑坑”,“黑坑”的生意會隨即轉淡。一些“黑坑”關門歇業,等到明年天氣轉暖后,再開門納客。
有“黑坑”坑主表示,他們和農民一樣,靠天吃飯,生存也不容易。一年中,真正能夠獲得利潤的只有6~9月。
那么,“黑坑”有哪些成本支出?
我們來計算一下,第一是硬件維護和工人開支,第二是放到“黑坑”里的魚,再加上電費和租賃費,一年下來也有不小的開支。即便是在淡季,排除購買的魚產生的費用,其他的開支并沒有減少。
因此,有“黑坑”坑主向記者坦言,他們“黑”釣友是無奈之舉。
但是,這種“黑”釣友的方法得不償失,勢必會影響整個市場的良性循環發展。雖然“黑坑”坑主用不正當的手段,短期內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但是極大地打擊了釣友的積極性。一旦釣友對“黑坑”失去信心,便不會再去“黑坑”。
也有釣友認為,“黑坑”之所以亂象頻出,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明確的行業標準,另一方面是相關部門缺乏監管所致。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