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短租正遠離家的感覺
摘要: 整租搖身變零租 “二房東”扎堆兒 房客難尋舒適與親切 共享短租正遠離家的感覺 “出差能洗衣,帶娃能做飯,旅游像回家”,共享短租標榜的新
整租搖身變零租 “二房東”扎堆兒 房客難尋舒適與親切
共享短租正遠離家的感覺
“出差能洗衣,帶娃能做飯,旅游像回家”,共享短租標榜的新時尚吸引眾多年輕消費群體嘗鮮。從起源于美國的Airbnb,到國內的途家、小豬,互聯網短租作為共享經濟的“風口”備受關注。不過,與互聯網專車慢慢由兼職變成專職營生類似,共享短租平臺在中國的落地也變了味兒,多數房東只是把閑置房源從整租改為零租,甚至出現了“二房東”形式的職業短租客。
四合院民宿意外“沒法兒住”
不住酒店,住當地人家里,經濟實惠的同時,還能零距離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這是多數人對共享短租的設想,但想像與現實往往有著巨大的反差。
今年8月,吉林的小趙和閨蜜來北京看演唱會,停留的一晚想順便體驗一把北京特色四合院,就在短租平臺上找了一間四合院民宿。“酒店都是千篇一律,民宿更有‘家的感覺’吧。”小趙說,房子在平臺上看著干凈整潔、設施齊全,決定試一試。
按照短租平臺APP上顯示的位置,她們在鼓樓大街附近一條窄窄的巷子里,找到了預訂好的四合院。四合院大門外墻上有個密碼箱,輸入手機上收到的密碼,就順利拿到了房間鑰匙。
可一推開四合院大門,小趙的心就涼了半截。整個四合院毫無古樸的痕跡,被改造成了七八個單獨房間,差不多都住滿了。兩人在院子最里頭找到了自己的房間,映入眼簾的景象和網上圖片展示的“文藝小清新”有著天壤之別。因為空間太小,床鋪是上下鋪,上鋪離天花板近得根本坐不起身;窗戶也關不上,室內成了蚊子的天下……
小趙立馬打電話找房東反應情況,沒想到對方竟是個外國人,溝通比較費勁兒。房東表示會有保潔阿姨過來處理,結果等了2個小時都不見人來,小趙只好決定走人不住了。這樣的失敗體驗,讓她再也不敢嘗試共享短租。
偏離分享本意成斂財之道
共享短租模式從國外興起,房主在平臺上分享閑置房源、房間甚至是沙發、帳篷,為房客提供有別于傳統酒店、更高性價比、更具人文情懷的住宿選擇。但這樣的分享模式進入中國有著天然的“水土不服”。
在歐美社會,將自己的房子開放給外來訪客居住很平常,加上社會征信體系完備,短租平臺很受歡迎。而在國內,人們還不太習慣陌生人住進家里,短租平臺上多是擁有多套房子的戶主把閑置房源掛出來。甚至還出現了職業短租房東,從市場上用長期租賃的方式獲取房源,經過簡單裝修后放到網上短租,這樣的“二房東”模式,其安全性和經營合法性備受質疑。
“每個月有20多天能租出去,房租保守點算都能上萬元,比工資還高。”武漢90后“房東”小海對短租帶來的收入頗為滿意。自己的閑置房子加上租來的兩套房子,1個月能接下50多單。“投入不是很多。把房間布置得溫馨一點就行,紙巾、做飯用的鍋碗瓢盆、電飯煲都得備上,還要裝wifi。”小海說。
“如果地段好,短租的收益基本比長租高一倍。一套家庭房長租一個月能賺6000元,但短租一個月能收租金13000元。此外,短租靈活性更強,房東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自由選擇出租時間。”木鳥短租CEO黃越曾表示,房東選擇短租更具優勢。
但整租變零租,只是出租形式上的變化,偏離了共享經濟的本意。記者查詢多家短租平臺,真正有特色的優質民宿很少,住客評價參差不齊。
游走于監管灰色地帶
隨著共享短租形式在國內流行,房源量、訂單量均呈高速增長,各家平臺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11月初,在線短租鼻祖Airbnb宣布正式成立“Airbnb中國”,加緊布局中國市場。國內短租平臺小豬也于近期完成C+及D輪融資,總金額達6500萬美元。小豬方面稱,在全國301個城市已擁有超過10萬套房源,近千萬活躍用戶。此外,今年6月,途家與螞蟻短租達成戰略并購協議,螞蟻短租將成為途家的全資子公司;10月,途家又宣布并購攜程、去哪兒網旗下的公寓民宿業務。
不過,目前私人短租仍然處于法律和監管的灰色地帶。小豬創始人陳馳分析,如果一個城市用于共享的房源超過一定比例,抬高了房價,政府監管部門可能就要出手管理了。
除了監管缺乏相應細則之外,短租平臺的安全性更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與網絡專車出現侵害乘客的案件后平臺難辭其咎類似,短租平臺也不能僅做一個不干預房東和房客的展示平臺。記者了解到,目前小豬短租引入了二代身份證信息驗證機制,嘗試建立評價體系和保險賠付機制;途家則是受讓業主的使用權,平臺直接代替房主成為管家。這些管理手段的探索,能否打消房客的安全疑慮,還有待市場檢驗。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