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下行 年終將臨能否翻身?
摘要:融360近日發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10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67%,預期收益率比上個月微增0.01個百分點。其中,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15%,
融360近日發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10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67%,預期收益率比上個月微增0.01個百分點。其中,保證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15%,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20%,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89%。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10月份產品收益率有所微增,但不能改變當前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整體下滑的態勢,眼下年終即將到來,收益仍難言逆轉。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在整體下行的通道中,部分產品仍展示了極強的吸引力,相對的投資機會并非完全泯滅。
整體下行趨勢難言逆轉
自2014年初開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進入下行通道。2015年由于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多次雙降促使利率大幅下滑,市場流動性較為寬裕。同時,“資產荒”的情況愈演愈烈,優質資產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資產端壓力倍增,傳導至產品端便表現出收益率明顯下滑的情況。
今年以來,由于大環境回暖表現仍不夠明顯且監管趨嚴,可投項目范圍進一步明確,一些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與投向遭到禁止。專家認為,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已成為一個長期趨勢。
“近年來銀行理財收益率持續下滑,主要還是受各類底層金融資產收益率持續下滑的影響。各底層金融資產的收益率全面下降,導致銀行理財產品無法找到高收益率的資產,理財的收益率也因此下滑。今年年初至今,各項資產收益率已經經歷了一個全面下滑的階段,雖然在今年二季度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收益率有所反彈,但未能維持下去。因此,總體來說,2016年銀行理財高收益資產難尋,理財收益率繼續下滑,但下滑空間有限。”普益標準研究員林富美表示。
“基于目前的情況,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處于持續下行的通道中。不過,不同類型的產品仍然表現出了較大的差異,部分產品仍然展示了極強的吸引力,相對的低風險高收益的機會并非完全泯滅。”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認為。
非保本產品收益下滑明顯
雖然整體來看,銀行理財收益率表現出了長期下滑的趨勢,但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在大的下行通道中仍然呈現出極為不同的表現。
據普益標準統計,目前,保本類理財產品占總數量的30%左右,非保本理財產品仍是主流。2016年下半年,兩類產品的收益率走勢呈現出較大的差別:保本類理財產品雖然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小幅震蕩表現,但收益率卻沒有出現明顯的下滑;非保本理財產品則表現出了極為明顯的向下趨勢,整體下滑幅度在0.15個百分點左右。
業內人士認為,保本類理財產品的穩定表現,與其整體較低的收益有一定的關系。同時,由于今年債市較優異的表現,也對保本類產品的收益率形成了較好的托底效應。而非保本理財產品收益率大幅下滑的背后展現的是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資產端收益的持續下滑。另外,近期爆出的《關于將表外理財業務納入“廣義信貸”測算的通知》可能使得非保本理財業務作為表外業務的優勢下降,促使未來保本類理財產品與非保本理財產品收益率差距進一步縮小,最終導致整體平均收益率下滑。
由于非保本理財產品下滑表現較為明顯,魏驥遙建議,投資者可以選擇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將收益率鎖定在較高的位置。而對于保本類理財產品,由于收益率表現較為穩定且整體收益率較低,選擇期限較短的產品為資產保值,追求更高的流動性以等候新的投資機遇出現,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選擇。
長期限產品波動較大
非保本與保本類理財產品均表現出長期限產品收益率波動明顯大于短期限產品的現象。普益標準數據顯示,相對一年期以下產品,一年期以上產品波動極為劇烈,在三季度峰值為4.45%,谷值為4.05%,差值達0.4個百分點。 專家認為,這種波動劇烈的情況主要由兩個因素造成:一方面,長期限理財產品發行量較少,導致這類產品平均值易受到個別異常值影響;另一方面,長期限產品由于收益率鎖定難度較大、投資標的差異較大等問題促使定價較為困難,再加上產品發行頻率低、發行數量少等原因,最終導致整體收益率波動顯得更為劇烈。 “雖然長期限產品波動劇烈,但理財產品與股票不一樣,其收益率提前鎖定,且在產品運行期間不會變動,屬于封閉式預期收益型產品。因此收益率的劇烈波動并不會影響已購買的理財產品。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在不同時期買入不同的長期理財產品收益可能就會相差不少,因此在選擇長期限理財產品的時候,對市場上產品信息的掌握就顯得極為關鍵,可能導致最終收益相差50個BP以上。當然,目前市場上長期限產品較少,部分產品還有較多的限制,因此該類機會較難獲取。”魏驥遙認為。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