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堅持合作共贏理念 推動亞太共同發(fā)展
摘要: 亞太經合組織在推動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積極和重要的作用。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秘魯共和國總統庫琴斯基邀請,將出席于11月19日至20
亞太經合組織在推動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區(qū)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積極和重要的作用。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秘魯共和國總統庫琴斯基邀請,將出席于11月19日至20日在秘魯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此次會議的主題為“高質量增長和人類發(fā)展”。各經濟體領導人及代表將圍繞區(qū)域經濟一體化、亞太自貿區(qū)、互聯互通、服務業(yè)合作等問題深入交換看法。中方期待利馬會議取得如下成果:第一,如期完成亞太自貿區(qū)集體戰(zhàn)略研究,提出進一步實現亞太自貿區(qū)的政策建議。第二,繼續(xù)深入落實北京會議相關成果,推動互聯互通和全球價值鏈合作。第三,支持亞太地區(qū)包容性增長,推動在服務業(yè)、中小企業(yè)等領域取得新的合作成果。
顯然,APEC是亞太地區(qū)層級最高、領域最廣、影響力最大的經貿合作機制。隨著越來越多經濟體的重視和參與,通過會議,實現各方更廣泛的溝通和交流,并產生出為各方所期待的結果,是與會各方的共同目標。
中國在APEC集體中的作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和中國的開放,日益被各方所重視。開放包容、務實負責的態(tài)度日益贏得世界各國的尊重與重視。 中國也通過這一平臺,更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聲音,了解其他國家的需求和合作意愿。由此可見,習近平主席參加此次會議意義重大。
首先,習近平主席此行順應了我國對外開放區(qū)域結構轉型的需要。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中國積極與世界溝通,進一步落實對外開放戰(zhàn)略的體現,將中國發(fā)展與亞洲以及世界的發(fā)展緊密聯系;在提升自身實力時,也積極履行世界成員的義務,并行使世界成員的權利。
其次,習近平主席此行推動了“一帶一路”政策的世界影響力。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zhàn)略構想再次帶入世界舞臺,不僅是為了滿足中國各要素流動轉型和國際產業(yè)轉移的需要,同時也符合中國及其他經濟合作國家結構轉變的需要。“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廣,依靠的是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邊、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qū)域合作平臺,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fā)展”的旗幟,主動地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通過習近平主席的介紹,將有助于與會各國加深對中國這一政策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為深入開展各項合作鋪平道路。
再次,習近平主席此行展示了中國在APEC中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APEC,不僅將增強與APEC各成員國的多邊合作關系,還將向外界展示APEC在亞太地區(qū)的重要性。APEC各成員國相聚協商,力求通過團隊合作,解決我們所面臨的共同經濟安全問題,這也正是國際經貿合作與經貿機制轉型的需要。中國始終堅持以發(fā)展為中心,全力營造有利于發(fā)展的和平環(huán)境,堅持合作共贏理念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堅持多元發(fā)展,通過對話協商的方式解決分歧。深化亞太合作,推動亞太共同發(fā)展。
習近平主席此行體現了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的世界主題。中國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在國際社會推行全球化的包容性發(fā)展理念,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通過協商共惠,我們將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qū)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qū)域合作架構。(王曉偉 中央黨校政治學博士后、莫斯科大學外籍教授)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國際在線)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