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排查明年人身險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
摘要:“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彼時保險公司瘋銷的銀郵產品、中短存續期產品,近年來持續迎來滿期給付與退保高峰。面對持續滾動襲來的“舊債”重壓,各方均嚴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彼時保險公司瘋銷的銀郵產品、中短存續期產品,近年來持續迎來滿期給付與退保高峰。面對持續滾動襲來的“舊債”重壓,各方均嚴陣以待。
上海證券報獨家獲悉,保監會近日下發內部通知,要求各人身險公司排查2017年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據業內資深人士預計,2017年滿期給付金額將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可能比2016年有所回落,行業現金流整體充裕,風險基本可控,但相對而言,若干個體所面臨的形勢則要嚴峻一些。
“舊債”多來自銀郵渠道
自2013年人身險行業進入滿期給付及退保高峰以來,所涉金額不斷攀升,于2016年進入高位,滿期給付與退保金額合計或達1.1萬億元,其中滿期給付或達3000多億元,退?;蜻_7000多億元。
為摸底2017年的形勢,保監會近日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了《關于做好2017年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排查及統計預測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各人身險公司應將風險排查與研判外部經濟環境和行業經營形勢相結合,參照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排查工作要點,結合實際業務情況,梳理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的重點地區、重點渠道、重點客戶、重點產品,確保全面、清晰掌握公司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情況。
從記者拿到的《通知》來看,此次滿期給付的風險排查要點是:測算滿期給付規模和分布、排查高風險的滿期產品。其中,對于正常的滿期給付,應按測算結果做好資金準備;對于保單滿期收益較低的高風險產品,應根據排查結果采取相應措施,如監測投訴糾紛、準備應急資金等。
退保的風險排查要點,則根據重點產品、重點渠道來排查。其中,對于中短存續期產品和銀郵渠道“信貸捆綁式”銷售產品,人身險公司應按實際退保情況做好資金準備;對于其他存在較高風險的產品和渠道,應根據排查結果采取針對性措施,如加強與重點客戶的溝通,妥善處理咨詢投訴,監測重點網點,與已終止合作網點保持順暢溝通等。
“舊債”多來自彼時火爆的銀郵渠道。據業內不完全統計,在今明兩年的滿期給付和退保金額中,銀郵渠道的占比超過五成以上。從產品類型來看,絕大部分滿期保單是分紅險,退保險種則來自于普通壽險、萬能險、分紅及其他險種。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退保險種中,或有近半屬于中短存續期產品。之所以成為退保“大戶”,與人身險公司“人為縮短無損失退保期”的產品設計不無關系。即名義上是長期分紅險、萬能險,但1年甚至6個月、3個月就可退保且無需承擔損失。這在很大程度上為未來的退保埋下了隱患。
個別險企現金流壓力顯現
據業內人士預判,預計2017年滿期給付金額將比2016年有所回落,但由中短存續期產品引發的退保對行業產生的現金流壓力,將會逐步顯現。當然,歷經多次給付高峰之后,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保險公司,都已從過往的應戰中摸索出了經驗。
據記者了解,保險公司緩解現金流壓力的招數,通常有以下三種:一是保證負債端有大量保費持續流入,且保費規模增速應原則上快于滿期給付及退保增速,即不斷有新錢去還舊債;二是有大量的資本注入,股東能伸手予以強大的資金支持;三是從更長遠考慮來看,保險公司逐步改善保險產品結構,走出高度依賴“短錢長配”資產負債錯配的循環,但過程必然會坎坷或反復,需要保險公司抱以痛定思痛、犧牲短期規模的決心。
不過,與前幾年滿期給付與退保高潮所處的行業大環境所不同,雖然滿期給付與退保金額在攀升,但與此同時保費收入也在快速增長,有效緩解了滿期給付與退保給行業帶來的現金流危機。
行業風險雖基本可控,然而就過度依賴銀保渠道、中短存續期產品的保險公司個體而言,風險隱患不容忽視。一旦新單保費收入流入明顯減速,保險公司將面臨巨大的融資壓力,屆時現有股東如無法拿出“真金白銀”,很可能面臨被洗牌出局的窘境。
為防范化解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保監會要求,在此次排查中,各人身險公司總公司應加大對分支機構風險排查工作的督導,保監部門將視情況,對風險排查不認真、不到位,滿期給付與退保預測數據與實際發生額偏差較大的公司進行通報批評。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