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依托產業帶動助力精準脫貧
摘要:六大脫貧產業“強筋” 六大脫貧模式“健骨”泌陽縣依托產業帶動助力精準脫貧 本報訊 (通訊員 王林昶)泌陽縣屬省級重點扶持縣,也是全國生態示
六大脫貧產業“強筋” 六大脫貧模式“健骨”
泌陽縣依托產業帶動助力精準脫貧
本報訊 (通訊員 王林昶)泌陽縣屬省級重點扶持縣,也是全國生態示范縣,有盤古圣地之稱。目前,該縣貧困村68個、貧困戶16513戶、貧困人口37111人。其中,缺資金技術致貧1718戶5495人,因病致貧8399戶20630人,喪失勞動能力致貧8672人,因學致貧2196,生活在石山區、深山區、庫區及生態脆弱地區致貧2938人。
今年初以來,該縣高度重視產業扶貧工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國家、省、市脫貧政策精神,按照統籌規劃、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扶貧思路,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的原則,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確保每個鄉鎮(街道)都有一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的主導產業;每個貧困村建成一個產業脫貧或集體經濟組織示范實體;每個有勞動能力和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都能參與到產業脫貧當中來,做到產業脫貧全覆蓋,并持續扶持3年,使貧困戶穩定增收,最后實現全面小康。結合實際,該縣探索確定了六大脫貧產業和六大脫貧模式機制。
六大脫貧產業打牢脫貧基礎
特色種植產業。食用菌種植業。貧困戶新增食用菌香菇、黑木耳、百靈菇、猴頭菇2萬袋以上,雙孢菇、金針菇
特色養殖產業。鼓勵貧困戶發展夏南牛、羊、豬和其他養殖業,采取“公司+農戶”模式,公司承貸承還,政府全額貼息,委托公司托管,給予固定分紅。
特色加工產業。加快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積極承接針織服裝、制鞋等服裝服飾產業,吸納貧困群眾就業創業,鼓勵企業通過訂單生產、原料加工等方式,將部分加工環節轉移給貧困戶生產。
光伏扶貧產業。實施光伏發電產業扶貧工程,每年從光伏發電企業收益中拿出一部分資金,專門用于扶持貧困戶脫貧。對于有條件的貧困戶可提供貸款,建立家庭屋頂分布式5千瓦光伏發電設施。對于有條件的貧困村可利用荒山荒坡等未用土地建設集中式光伏發電設施,政府積極協調推動,保證每戶貧困戶對應25千瓦項目規模,保證貧困戶每戶收益不少于3000元。
電商流通產業。建設縣電商服務中心、鄉服務站、村服務點三級電子商務及配送綜合服務網絡,支持村服務點開展農產品網上銷售、農資代售、快遞代理等服務,對貧困戶和能帶動貧困戶脫貧的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等開辦網店給予適當補助和小額貸款扶持。建設集農資及農產品價格、供需等信息于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開展“互聯網+特色產品”工程,擴大農產品和特色產品網上銷售能力。
旅游扶貧產業。以扶持貧困山區發展農家樂、休閑農莊、民俗村、休閑農業園區四種形態的休閑農產品帶動鄉村旅游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布局在
六大脫貧模式插上騰飛翅膀
直接幫扶模式。一是對有勞動力、有能力、有土地,但缺資金、缺技術的貧困對象,技術上免費給予培訓,并給予一定額度的產業扶持資金;二是對講誠信,有愛心,積極主動帶動貧困戶脫貧的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新型組織給予相應的資金扶持。縣政府為億健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貼息貸款3000萬元。目前,該公司已免費為2600戶貧困戶提供菌種及生產技術資料,種植香菇1500萬袋,年收益7500萬元。
龍頭企業帶動模式。對于全縣龍頭企業,每帶動扶持1戶貧困戶提供5萬元扶貧貸款,政府全額貼息,扶貧貸款按入股的形式投入企業,每戶給予固定分紅受益。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優先安排到企業就業,企業優先保障其工資性收入。縣政府積極協調金融部門為3000戶貧困家庭解決小額貸款1.5億元,入股泌陽恒都食品有限公司進行分紅;為泰山廟鎮、羊冊鎮750戶貧困戶解決貸款3750萬元,入股泰山綠谷蔬菜種植基地、羊冊新鑫夏南牛養殖場,用于企業擴大規模、拉長產業鏈條,企業與貧困戶簽訂為期3年的入股分紅協議,全部貸款由企業承貸承還,戶均年收益不少于3000元。
合作托管幫扶模式。對無勞動能力或勞動力不足、無法轉移就業的貧困戶,采取經營性托管、承包式托管、租賃式托管方式,將土地等生產要素托管給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實行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核算,項目收益按比例分成。對承接托管的經營主體,縣財政給予一定支持。支持以貧困村為單位組建專業合作社,將貧困戶享受的到戶增收補貼、小額貸款等優惠政策性資金進社入股分紅。對專業合作社實施的產業脫貧項目,項目扶貧資金的50%作為貧困戶貨幣出資,50%由專業合作社社員集體持有;所形成收益的50%分配給貧困戶,50%歸專業合作社社員集體所有。對社員在50戶以上、貧困戶社員比例不低于20%、運轉良好的合作社,縣財政給予適當補助。郭集打磨山種植合作社吸納入社農戶224戶704人,黃山木木種植合作社吸納入社貧困戶82戶196人,高店鄉上佳農業生態循環合作社吸納入社貧困戶235戶684人,目前已有900戶2870人受益。
股份幫扶模式。將脫貧對象的土地、林地和水面等生產資料折價入股,或對參與股份合作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項目資金補助,補助資金以現金入股,由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統一管理和生產經營,實現股份到戶、利益到戶。對吸納貧困戶入股的企業,通過購買收益保證保險等方式,保障貧困戶現金股份按照不低于銀行基準利率的標準享受保底分紅。馬谷田鎮萬畝梨園生產基地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目前通過土地入股使周邊300多戶貧困戶加入該組織,年收益每畝不低于2000元,確保收入穩定增長,實現脫貧增收。
農村集體經濟帶動幫扶模式。加快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堅持自力更生與政策扶持相結合,結合本地經濟基礎、區位優勢、資源條件等實際情況,整合各類資金,在貧困村或有貧困戶的村,每村注入整合資金150萬元左右,提供必要的用地指標,發展組織形式和運營模式不同的經濟主體,通過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
金融扶持脫貧模式。一是成立小額貸款擔保中心,政府投入風險擔保金5310萬元,按1∶5的比例為貧困戶發放貼息貸款,已發放扶貧貸款1123筆6640萬元,受益貧困人口3000余人。二是對企業帶貧效果明顯的,政府按年3‰貼息發放貸款,縣委、縣政府為恒都集團兩個萬頭規模養殖場發放1.5億元貼息貸款,帶動3000戶貧困戶增收。三是成立農業擔保基金,按1∶10的比例為帶貧效果好的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主體發放貸款,新型農業主體以土地入股分紅、勞動務工及托管代養等方式帶動4000戶以上貧困戶增收。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