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低齡留學是否違反《義務教育法》?
摘要: 前不久發布的《出國留學發展趨勢報告2016》顯示,出國留學生的結構正在發生快速變化,以中小學生為主體的低齡留學發展迅猛。在中小學生赴境外長期就讀方面,我國法
前不久發布的《出國留學發展趨勢報告2016》顯示,出國留學生的結構正在發生快速變化,以中小學生為主體的低齡留學發展迅猛。在中小學生赴境外長期就讀方面,我國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存在一些立法上的空白。隨著留學低齡化的到來,關于低齡留學與義務教育法是否相違背,成為一個新的現實問題。
由于義務教育階段在教育內容、方式等方面有其自身特殊性,且初中生、小學生基本上屬于法律規定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身心尚不成熟,赴境外讀小學、初中是否合法?今天,我們刊發本報記者撰寫的報道。歡迎讀者就此提出看法,來稿請投:jybxwxs@163.com。
9歲的揚揚身穿禮服,看上去像個大人。從9月開始,他已從就讀的上海民辦麗英小學退學,專心在培訓機構學習。前不久,他拿到英國阿爾德羅預備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明年4月將去那里讀小學五年級。
低齡孩子出國留學正成為一種趨勢,對于什么樣的年齡適合出國留學,家長和培訓機構等方面各有說法?!读x務教育法》規定,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義務教育。正在讀小學、初中的孩子出國留學是否與此抵觸,人們認識上并不一致,低齡孩子出國留學面臨的法律問題需要引起關注。
留學出現低齡化
由必益教育主辦的英國寄宿學校聯盟招生峰會近日在上海舉行,4所英國小學前來召開宣講會,吸引了不少家長參與。他們的孩子基本在讀小學,最小的只有6歲。揚揚通過該培訓機構拿到錄取通知書,明年出國時才滿10歲。
“英國小學招收國際生的起始年齡是9歲,這幾年中國小學生出國留學漸漸多了起來。”必益教育華東區域總監徐正清說,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到國外讀小學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
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兼校長胡敏說,當前國際化已成新常態,不必為留學趨熱感到驚奇。“現在的孩子發育好,接觸的知識面廣,通訊也越來越便利,所以家長對孩子出國感到放心,低齡留學成為普遍現象。”胡敏說。
前往招生峰會了解情況的趙女士有個10歲的兒子,在一家民辦學校讀五年級,她打算讓孩子兩三年后出去留學。她說:“孩子在當前學校是六年級開始寄宿,出國留學跟寄宿差不多,不必擔心孩子不適應。”
不過徐正清坦言,在絕對數量上,小學生出國留學的并不多,“英國小學對國際生通常有比例限制,對國別也有要求,這次來招生面試的4所小學,每個年級平均只招收一兩名中國學生,加起來數字并不大”。
是否需要監管
《義務教育法》中明確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低齡留學是否與該法律有抵觸、是否需要監管?教育界和法律界人士對此認識并不完全一致。
徐正清表示,只是協助家長送孩子出國,并未考慮其中是否存在法律問題,如果有,也是由家長面對。
揚揚所在的麗英小學校長孫幼麗告訴記者,以往曾有學生隨家長短時間出國情況,而家長在國內、送孩子出去讀小學的情況是新近遇到。正常轉學需要提供孩子就讀學校的相關證明,但揚揚退學時尚未取得錄取通知,經學校請示虹口區教育局,由家長提出書面退學申請,而后學校將學生從花名冊中去除。
上海市教委基教處負責人認為,低齡留學是新鮮事物,當前教育行政部門基本是默許狀態,尚沒有進行干預,是否違反義務教育法、如何進行法律監管,值得引起法律界關注討論。
華東政法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鄒榮認為,《義務教育法》雖然規定適齡兒童應該接受義務教育,但并沒有具體規定在哪里接受,可以在公辦學校、民辦學校,甚至可以在家。送孩子出國留學只是一種選擇,并沒有剝奪孩子受教育的權利。
“國際交流越來越密切,這是時代趨勢,我認為不宜把低齡留學看成是違反《義務教育法》。”華東政法大學憲法教研室主任朱應平教授說,法律往往有一定的滯后性,《義務教育法》以往幾次修訂基本著眼于國內,而很少考慮留學因素,以后修訂或許需要增加這方面的內容。
基礎教育不必崇洋媚外
學生高中畢業后出國讀大學,或者本科畢業后出國讀研究生往往很常見,出國讀初中、小學則屬新鮮事物。學生什么時候適合出國,也受到廣泛關注。
此次英國寄宿學校聯盟招生峰會上,4所小學皆以對口著名公學作為“賣點”,意即孩子去那邊讀小學后,有很大機會升入高質量的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吳正揚的媽媽楊靜怡表示,希望孩子早一點融入英國的教育體系和文化環境,在那里接受高水平的基礎教育后,繼續接受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必益教育咨詢部總裁艾瑪·范伯根說,如果家長希望子女在國外教育體制下充分發揮個性,那么出國時最遲不要超過14歲,因為年齡小的學生還未完全固定成型,出國留學會影響和改變他們最終性格的形成。
胡敏則主張學生高中畢業以后再出國,“在那個年齡,中國的東西已融入血脈中,帶著一顆中國心,到世界的舞臺上翱翔。孩子一定不能丟了民族的基因,太早出去會產生文化上的缺失,對長遠發展不利”。
“說西方國家的高等教育比較發達,那是事實,但在基礎教育領域,完全沒必要崇洋媚外。”上海市教委基教處一位負責人說,上海在兩次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皆取得世界第一的優異成績,英國等國家的教師們組團來學習,這表明國內特別是上海的基礎教育質量是過硬的。
該負責人表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基本自理能力尚成問題,家長把這個年齡的孩子送出去留學是不明智的;而且孩子正處于世界觀形成時期,過早出國不利于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正確認知,作為教育主管部門并不鼓勵這么做。(本報記者 董少校)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教育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