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67P比以前想象的“年輕”
摘要: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瑞士伯爾尼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根據計算機模擬得出結論——在45億年前的太陽系形成期間,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并沒有獲得現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瑞士伯爾尼大學天體物理學家根據計算機模擬得出結論——在45億年前的太陽系形成期間,彗星67P/楚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并沒有獲得現在的鴨子形態,雖然它包含最原始的物質,但形成目前結構應不超過10億年。
基于“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的數據,科學家假設彗星67P是太陽系初始階段的產物,其特有的鴨形結構是由兩個物體在大約45億年前溫和碰撞形成。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計算了在碰撞中毀壞像彗星67P這樣的結構所需的能量。彗星67P有一個弱點,即鴨形結構“頭”和“身體”之間的“頸部”。“我們發現,即使在低能量碰撞的情況下,這種結構也很容易被破壞,因此,像彗星67P這樣的物體不可能存在很長時間。”天體物理學家馬迪·扎特茨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碰撞產生的能量足以破壞這種雙瓣結構。因此,它目前的形狀不是原始形成的,而是通過幾十億年的碰撞演化而來。“彗星67P現在的形狀可能發生在10億年內。”這意味著,它比以前想象的要年輕。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當前鴨形結構是如何由碰撞導致的。在他們的計算機模型中,有一個直徑為200米到400米的小物體,撞到一個大約5公里的橄欖球形旋轉體,沖擊速度在每秒200米至300米,明顯超過了大物體約每秒1米的逃逸速度,所產生的能量也不至于徹底摧毀它,結果,目標物體分裂成兩部分,受彼此引力影響,隨后合并成類似彗星67P的雙瓣結構。
研究人員強調,這一結果并未否認彗星的成分包含太陽系初期的原始材料,受到的沖擊能量只是讓其形狀發生了變化而已。兩篇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家》雜志上。(記者房琳琳)
(責編:陰重宇(實習生)、賀迎春)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