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再清理\"首付貸\" 業內:加強常態打擊力度
摘要: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通知,要求各互聯網金融會員企業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整頓“首付貸”等房產金融產品。這是繼10月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通知,要求各互聯網金融會員企業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整頓“首付貸”等房產金融產品。這是繼10月份以來,政府再一次對房地產市場金融業務、尤其是“首付貸”等業務進行監管。
今年3月“首付貸”就被監管部門叫停,深圳、北京、上海等多地P2P平臺的“首付貸”產品下架。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10月底,深圳市市場監管部門突擊檢查了中原、鏈家等房地產中介,以及個別房地產企業和涉及房地產貸款業務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發現“首付貸”的問題依然存在。
什么是“首付貸”呢?顧名思義,就是在購房人首付資金不足時,地產中介或金融機構為其提供補助資金拆借,幫助他們買房。面對無利不起早的商家,這種貌似能解“燃眉之急”的服務真像人們想象的那么美好嗎?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通過給購房人提供首付貸款的方式,其實是規避了或者說是違法了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首付是有要求的,有這種要求就是說,讓購房人自己有一部分資金做首付,杠桿降下來,同時也把金融風險降下來,有了首付貸就等于說購房人不用掏任何本金的情況下,完全依靠貸款購房。
“首付貸”最早源于房地產開發商,是為了提高銷量而推出的“零首付”的活動,但隨后,除了房地產開發商、房產中介,一些互聯網金融平臺也介入進來。雖然“首付貸”能夠幫助購房者解決首付資金不足的問題,但其核心卻是杠桿的不斷放大。
北京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陳志表示,零首付的這種情形,風險實際上是被推向了市場層面,現在看到的這種增加杠桿,無非就是為了刺激市場交易,增加中介服務的中介費,這樣的一種目標選擇,顯然是把風險交給市場,交給買房人,但是把自己的利益先算足,這樣一種考量是有失當的。
“首付貸”死灰復燃并非個別現象。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以“首付貸”為主的金融創新產品正在被嚴控,但在上海,房產中介通過提供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甚至信用卡分期等手段來幫助客戶湊首付的情況仍然存在;在濟南、南京等多地,“首付貸”“眾籌買房”等違規互聯網金融業務近期也成為重點整治對象。
業內人士指出,像“首付貸”這樣的金融業務放大了購房者在購置房產時的杠桿,一旦房價出現較大程度下跌,購房者就會有斷供的風險。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購房人要知道杠桿是被迅速放大的,承擔的風險也是被迅速放大的。購房人要想兩個問題:第一,未來收入能不能跟還首付貸加銀行房貸;第二,如果有投機性的想法,一旦房價出現回落,杠桿比率這么高,有沒有承擔價格風險的能力。
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首付貸”讓缺乏資質的人貸款買房,變相突破住房信貸政策,繞過風險監測,使統計數據失真,這種種弊端讓“首付貸”顯現出較大的風險。
嚴躍進認為,對于首付兩成三成由其他機構支付,而不是購房者自己繳納,這樣會使得購房的風險很大,也就是說購房者不需要很多的資金就可以購置住房,這背后有強的炒房的動機。
業內人士指出,“首付貸”屢禁不止,亟待加強常態化打擊力度。8月出臺的網貸新規增加了對借款上限的規定,自然人20萬元、法人100萬元的借款上限全面落實后,或將對違規房地產金融業務起到有效限制。不過,“首付貸”、“眾籌炒房”被清理整頓后,或將產生“變形”產品,監管部門要避免不法分子通過所謂的金融“創新”來規避監管。嚴躍進表示,很多機構之所以還會打擦邊球,和很多機構有違規的僥幸心理有關系。這背后的某種程度上說明有很大油水,很多企業現在違規進行創新,同時采取各種方式來規避監管,違約的成本可能沒有想象中那么大。后續,還是應該強化對新型或是衍生出來的違規金融產品進行打擊。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