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單身,你和TA的差距為何這么大?
摘要: 那么,什么是“黃金單身族”? 月均可支配收入最直接地決定個人生活品質狀態。近日,珍愛網發布的《2016年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第三期》顯示,超五成的
那么,什么是“黃金單身族”?
月均可支配收入最直接地決定個人生活品質狀態。近日,珍愛網發布的《2016年單身人群現狀系列報告第三期》顯示,超五成的單身男女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3000-5000元,近三成單身男女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5000-8000元,月平均可支配收入達8000元以上的占10%。而這些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8000元的單身男女被稱為“黃金單身族”。
報告中有趣地發現,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8000元的人群里,單身女性的占比竟高于單身男性,一線城市中,經濟獨立且消費能力高的單身女性也日趨增多。此外,上海單身占比最多,其次為北京、深圳、杭州、廣州。
據悉,這份報告共收到有效樣本量4555份,而國家民政局2015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單身男女人數已近2億,且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明顯增多。即使把報告中的10%“黃金單身族”的比例降一些,這部分人群的數量也應該相當可觀。此時,依然單身的你是否已經心動,尋思著如何才能找到這些“黃金單身族”當結婚對象?
別著急,下面來看你是否能達到TA的擇偶要求。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體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廣闊的社交圈,他們看重生活品質,也注重養生保健,定期旅游,對自己的生活滿意度很高。他們單身,并享受著單身。
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獨自在城市打拼,每天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體會開心與難過,即使與朋友們聚餐時的片刻溫暖,也無法彌補夜晚回家時的孤獨感。他們單身,并急切盼望擺脫這種狀態。
家庭條件——
她的要求:42.78%女性認為婚姻中門當戶對很重要。
他的要求:90.17%的單身男性則認為步入婚姻時感情更重要,好的家境不是必要條件。
網絡上有兩個詞來形容以上兩種截然不同的單身狀態,第一種被稱作“黃金單身族”,第二種則被稱為“單身狗”。同是單身,差距為何這么大?
“黃金單身族”喜歡什么樣的你?
收入——
她的要求:超八成單身女性認為5000元是男士收入的起點,即脫單“及格線”。其中,67.06%的單身女士要求男士的月收入在5000-10000元,而要求月收入超萬元的也有25.02%。對男性收入要求較高的城市中深圳、北京、上海、武漢和廣州位居全國前五。
他的要求:而男性對女性的收入要求卻普遍比較低,八成的男士表示另一半收入低于5000元也樂意接受,并無特別要求。
外貌——
她的要求:擇偶時認為對方的外貌條件“很重要”的單身女士近七成,她們對男士的身高和體型有較高的要求。其中,178cm、180cm和175cm的男性最受女性歡迎。
他的要求:非常重視對方外貌條件和身高體型條件的單身男不足四成。他們對身高163cm、168cm和160cm的女性更偏好。
年齡——
她的要求:超九成女性表示未來另一半必須要比自己年齡大,其中85.7%的女性理想中的對象年齡差距是大7歲以內。
他的要求:有八成的單身男性傾向找比自己年輕的伴侶,其中65%的男性理想中的另一半年齡小7歲以內。
看了這些標準,你知道去哪尋找心目中的TA了嗎?

“單身狗”也可以很幸福
其實,獨居并非意味著不幸,單身生活甚至可能會比夫妻生活更令人滿意。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814項關于夫妻生活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獨自生活已經成為了更為廣泛的選擇。越來越多的人在分手后選擇獨自生活,其中的大多數人都擁有豐富多彩的社交生活,他們的單身生活比夫妻生活更加愉悅。
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Bella DePaulo稱,對其消極影響的過分擔憂或許會掩蓋單身生活的好處。然而,現在必須對單身人士的真正能力和韌性給予承認,是這些品質造就了他們的生活。
研究表明,單身的他們能夠更好地經營事業、更好地處理社會關系。科學家們同時還發現,單身者在對待消極情緒方面,如在面對壓力和焦慮時,會表現得更加獨立。他們的狀況也更有利于自我抉擇和個人發展,他們沒有社會規則強加于身。
所以說,每個人都應該擁有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標準的生活模式是并不存在的。只要我們能夠找到真正適合我們的時間、地點和人就足矣。
愿單身的你,能擁有屬于自己的快樂!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