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連險賬戶彈性分化 未來業務空間可期
摘要:原標題:投連險賬戶彈性分化 未來業務空間可期 投連險賬戶近期再度呈現頹勢。券商分析人士認為,近半年來,A股市場中線反彈,股票型賬戶和混合偏股型賬戶表現類似,且走
投連險賬戶近期再度呈現頹勢。券商分析人士認為,近半年來,A股市場中線反彈,股票型賬戶和混合偏股型賬戶表現類似,且走勢受到創業板行情影響,偏債類賬戶依然保持著穩定的上漲趨勢。長期來看,偏股類賬戶長期的投資價值已經有所顯現。在低利率環境下,隨著傳統人身險的預定收益率不斷下調,投連險具有一定優勢,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賬戶價值分化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納入統計的195個投連險賬戶9月平均下跌0.51%。其中87個賬戶當月獲得正收益,108個賬戶當月獲得負收益。從不同投資類型來看,以投資權益類資產為主的偏股類賬戶(含股票型、股票指數型、混合偏股型、靈活配置型)平均收益為-0.98%;以配置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的偏債類賬戶(含債券型、混合偏債型、貨幣型)平均收益為-0.06%。
具體而言,股票型、股票指數型、混合偏股型、靈活配置型賬戶9月的平均收益分別為-0.99%、-2.01%、-0.90%、-0.82%。混合偏債型、債券型和貨幣型賬戶當月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0.59%、0.17%和0.19%。
有投連險賬戶管理人表示,10月,偏股型投連險賬戶依然面臨較為明顯的業績壓力,由于A股市場震蕩持續,賬戶對于績優個股的選擇依然面臨挑戰。
國金證券分析師張慧表示,近半年來,A股市場中線反彈,所有偏股類賬戶在近半年震蕩上漲。股票指數型賬戶展現出相較其他類型賬戶更強的彈性,在上漲的行情中能帶來更多收益,然而受到股市下跌的影響也更大。股票型賬戶和混合偏股型賬戶表現類似,且走勢受到創業板行情影響。靈活配置型賬戶則平滑得多,半年以來收益率沒有被其他類型賬戶落下。偏債類賬戶依然保持著穩定的上漲趨勢,混合偏債型賬戶受到股市的影響,近期震蕩上漲。
張慧表示,長期來看,偏股類賬戶近一年的收益情況不佳,不過在完整地經歷了一波牛熊市后,偏股類賬戶近兩年的收益率普遍在30%以上,近三年的收益率普遍在40%以上,展現出偏股類賬戶長期的投資價值。分類型來看,靈活配置型賬戶在長期的收益能力方面,略微領先于其他幾類賬戶。偏債類賬戶方面,債券型賬戶近一年收益率下滑明顯,混合偏債型賬戶較為穩定。
為機構帶來業務機會
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表示,自2014年下半年起,股票牛市行情帶動投連險規模井噴增長,在人身險保費收入中占比不斷攀升,截至2016年上半年,占比達到2.35%,但與海外相比差距仍然較大。中國投連險發展的幾次起落都與股市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從投資收益率看,權益型投連險的投資收益率與滬深300指數漲跌幅有較強的擬合性,且權益型投連險的投資收益率波動較小;債券型投連險的投資收益率與中債總財富指數漲跌幅有較強擬合性。
繳文超認為,投連險未迅速發展,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與一般人身險相比,投連險保障性較差,隨股市波動較大,投資收益與風險由保單持有人承擔,不適于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二是監管層鼓勵保障型保險產品發展,注重行業風險和去杠桿,倡導行業回歸保障本源;三是與基金相比流動性差,投連險的中短期收益相對較低。
但這并不意味著投連險前景黯淡。繳文超表示,與海外相比,投連險在我國人身險中占比很低,且投連險屬于對利率不敏感的保險產品。在低利率環境下,隨著傳統人身險的預定收益率不斷下滑,投連險具有一定優勢,未來發展空間較大。投連險規模的逐步擴大,將給保險資管、公募基金和券商資管帶來相關的業務機會。
具體而言,相關機構參與委外資管業務的機會和配置相關金融產品的機會將有所顯現。由于投連險可以配置其他金融資產,具有類似FOF的職能,因此其對于保險資管、公募基金和券商資管的產品有著天然的配置需求,相關機構可以針對投連險的需求設置相應的產品。對于投連險來說,需要具有雙向盈利、收益較為平穩等特點的產品。保險資管公司目前尚沒有大規模開展反向的投資或者套期保值,如果相關機構能夠將指數期貨、期權、商品期貨融合在一起,未來可以滿足保險公司的配置需求。另外,相關機構可以提供ETF等指數基金產品或股指期貨等收益較為平穩的產品,以迎合投連險的投資需求。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