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開是漆雕氏之儒創(chuàng)始人
摘要:□晚報記者 王瑩 通訊員 張永喜/文 張廣智/圖姓氏是血統(tǒng)的標志,是人根,是祖先魂,是開啟溝通之路的金鑰匙。它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內(nèi)涵;它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到
□晚報記者 王瑩 通訊員 張永喜/文 張廣智/圖
姓氏是血統(tǒng)的標志,是人根,是祖先魂,是開啟溝通之路的金鑰匙。它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內(nèi)涵;它涉及千家萬戶,關系到每個社會成員,是中華民族大一統(tǒng)的同祖、同源、同域、同質(zhì)文化的象征。
上蔡縣人民政府立的漆雕開墓之碑。
漆雕開溺水遇難的鴻隙湖。
復姓漆雕在駐馬店市姓氏排名中在300位以外
“復姓漆雕是駐馬店市姓氏排名在300位以外的小姓,其姓源出有四。”近日,記者采訪了上蔡縣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寇保國。關于復姓漆雕的出處,他向記者作了以下介紹:
其一,復姓漆雕出自姬姓。春秋時,吳國君主的后人有漆雕氏;魯蔡出過不少漆雕氏,以漆雕開為最有名,其后代就以漆雕為姓,奉漆雕開為漆雕姓之始祖。鄭宏峰、張紅主編的《中華姓氏》(一)中有這樣的記載:“從春秋中期到春秋末期,復姓大量增加,比如孔子72位弟子中,屬于復姓的就有23人:端木、顓孫、澹臺、公冶、南宮、公晳、漆雕……”《元和姓簒》卷十道:“漆,魯相漆雕之后,單姓漆。”《通志·漆雕氏》中記載:“漆雕徒父,漆雕開、漆雕侈,并仲尼弟子。”之后,有的漆雕后人就簡化為單姓漆氏。
其二,復姓漆雕出自以技藝職業(yè)為姓。相傳漆雕最早出現(xiàn)時是職業(yè)稱謂,是那些油漆裝飾工的古稱。他們的后代就從祖先的職業(yè)或技藝的名稱中得來,稱漆雕氏。
其三,復姓漆雕出自姜姓,以水名為氏。
其四,復姓漆雕出自少數(shù)民族,為鄋瞞族長狄氏所改,稱漆氏。漆雕開、漆雕從、漆雕侈,皆從學于孔子,為孔門賢儒。春秋末期漆氏族為紀念蔡國人漆雕開、漆雕從、漆雕侈“三賢堂”,便將單姓“漆”改為復姓“漆雕”。隨著歷史演變,漆氏又由“漆雕”復姓改作單姓“漆”。
漆姓家族遍及全國各地
漆雕開系檗公之子,其妣崔氏,生一子辰公,字伯龍,習詩書,有賢名,世居于蔡,代代留芳。漆姓家族歷經(jīng)滄桑巨變,越過千百年的發(fā)展與播遷,遍及全國各地,其中以四川、湖南、湖北、江西、陜西、重慶為最多,而河南上蔡人漆雕開系漆氏家族之祖先。
《漆氏家譜》記:“派以繼魯為始者,雕祖從學孔門,世居魯蔡。”《上蔡縣志》中張延登撰《先賢漆雕祠記》云:“漆雕祠者何祠?祀先賢祈禱氏也。蔡何以祀漆雕?曰漆雕蔡人也。何以至今始祀之也?考邑乘,縣之北曰華陂有遺墓焉。曰:漆雕生于斯。”清康熙年間上蔡知縣楊廷望撰《新建先賢漆雕子祠記》一文中曰:“上蔡之有先賢漆雕子也。其里蓋在華陂鎮(zhèn),其墓亦在華陂鎮(zhèn),其祠亦在華陂鎮(zhèn)云。”“此祠與墓相近,人煙稀少,居者不能久留。乃于華陂鎮(zhèn)中之公地,創(chuàng)建頭門三間、二門三間、享堂、正殿各三間……始建于康熙之二十七年,成于康熙二十九年八月。”清咸豐八年曾“重修先賢漆雕開墓”;清光緒三年“重修先賢漆雕開夫子祠。”中日文化交流協(xié)會副會長井上靖曾于1986年訪華時拜謁先賢漆雕開故里。為迎接貴賓,上蔡縣人民政府于同年派人在華北村重修了先賢漆雕開墓。
漆雕開逸事
漆雕開,字子若,(《史記》作子開)《漢書·藝文志》作漆雕啟。據(jù)宋儒王應麟考證:“啟”為其原名。因漢景帝名啟,以違“圣諱”,故將“啟”改為“開”。他是春秋時蔡國華陂人,孔門高徒,儒教學派的領軍人。生于周景王五年(公元前540年),卒于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享年51歲。他的出生頗有傳奇色彩。至今當?shù)孛耖g仍流傳著“周王送,蔡侯迎,子孫代代有功名”的民謠。
據(jù)傳,漆雕開父母成婚那天,迎娶母親的花轎剛剛出莊,正逢周景王巡視各地的車隊浩浩蕩蕩,旌旗漫卷,人歡馬叫,路過此地,御輦緊跟在花轎后面。蔡侯得知景王來蔡視察的通報,驚喜若狂,急忙帶領人馬車隊北馳迎接。當其匆忙趕到鴻隙湖畔,不料正碰上迎面前來娶親的花轎,蔡侯無法越過花轎再往前行(因一路兩溝,溝陡水深),只得先與景王打過招呼后,調(diào)轉(zhuǎn)車頭返回,走在前邊,像專程前來迎接娶親的花轎似的在前頭鳴鑼開道,徐徐向前。當?shù)厝丝吹竭@千年難逢的巧合奇景,都異口同聲地說:“漆家真幸運,將有大福大貴臨家門!”不料第二年漆雕家生下了漆雕開。幼年的漆雕開聰慧過人,讀《尚書》過目能誦,乖巧伶俐,活潑可愛,被當?shù)厝俗u為神童。
漆雕開早慧,資質(zhì)非凡,且勤學好問,“善與人同”。自幼就遍拜蔡地俊彥名流為師,早小有名氣。他成年之后又拜師孔門,廢寢忘食,如饑似渴,發(fā)憤功讀,潛心刻苦鉆研儒經(jīng)。他千遍萬遍研讀《尚書》,讀至“韋編三絕”,爛熟于心,具有真見卓識,能自成一體,多有獨到之處。他弘揚光大了孔夫子的“性相近,習相遠”的學說,悟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惡的精辟道理,從而升華“天理”與“人欲”的概念,形成了他獨特的“人性論”,這確是一個驚人的創(chuàng)舉。
孔夫子見他學而優(yōu),意而誠,已至成年,于是規(guī)勸道:“子之齒,可以仕矣,時將過。”不虞其卻坦然謝絕恩師,曰:“吾斯之未能信。”他表示不愿做官。孔子聽其言,甚喜甚慰,深感其德茂志遠。《孔子家語·弟子解》云:“習尚書,不樂仕,志向弘毅,具有“名士風度”。
明朝張延登在《先賢漆雕開祠記》中寫道:“漆雕開蔡人也……一言一行楷模萬世者,而可輕媲倫乎……惟漆雕氏以禮為恭儉莊敬之儒,夫子使仕,‘未信’而‘悅’,故七十二子之倫如子若者,未可多屈指也。”
漆雕開是漆雕氏之儒創(chuàng)始人
漆雕開在孔門七十二賢中,以德行著稱,他是漆雕氏之儒創(chuàng)始人,為人謙和而有自尊,博覽群書,精益求精。他主持正義,剛正不阿,具有“勇者不懼”之美德。他少孔子11歲,孔子視其如昆弟,啟“其無罪受刑而致身殘。”當時有人傳言“漆雕開是個殘疾!”孔子聞言反駁道:“他的品德一點都沒有傷殘!”可見孔夫子對漆雕開的高風篤德是很贊賞的。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帶領弟子周游列國,從葉地至蔡。這天剛到漆雕開的家鄉(xiāng)鴻隙湖村,天空忽然烏云密布,雷鳴電閃,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而來。孔子一行無法前往,便住到漆雕開家。不料這場大雨連綿數(shù)日,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漆家本來家底不厚,一下子添了這么多人吃喝,家中存糧很快就被吃完了。
漆雕開為不讓老師和師兄弟餓肚子,就冒雨出門,獨自一人到鴻隙湖里采藕。因泥濘路滑水深,不幸落水遇難。當他溺水后,湖水猛漲三尺,狂風大作,三日不息,瓢潑大雨傾瀉三晝夜,岸邊鄉(xiāng)親一直在鴻隙湖尋找打撈三天。之后,人們?yōu)榱思o念漆雕開,表達對他的哀思和敬慕,就在青龍溝北岸的鴻隙湖畔為他建一座墳墓,墓前立著一塊刻有“漆雕開之墓”的高大墓碑。
說來也怪,鴻隙湖自從漆雕開溺水遇難后,滿湖白連全都變成了紅色蓮花,就連泥水中的白藕也都變成了紅色的。不論天干地旱,湖中蓮花依舊朵朵露珠盈盈,人們稱其為“哭蓮”。在此千百年里,其他地方的蓮藕仍是白色的,唯獨鴻隙湖的蓮藕是紅色的,竟成了鴻隙湖的一大景觀。于是乎,鴻隙湖被列為“古蔡八景”之一,名謂“湖隙荷爛”。
翌年,此地又發(fā)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水。洪水沖毀了村莊,淹沒了莊稼,禍害了村民。當時青龍白馬二溝佇立湖畔,洪水倒灌,洪峰肆虐。極目遠眺,一派無垠的汪洋。而當水流到漆雕開墓前時,卻圍繞著墓盤旋,終不能淹沒墳頂。傳說這是因為圣人顯靈,鎮(zhèn)住了洪魔。
3年后,漆雕開的同窗好友子路在衛(wèi)國做了官,時時惦念著師友為恩師和師友殉難。不久,他先奏請國王追封漆雕開,然后率領三千兵馬,再次來到鴻隙湖岸,命所有兵士各取黃土一擔,加高陵墓。并尊國王旨意賜漆雕家良田45畝,世代不納“皇糧”,又置地興建漆雕開祠堂,內(nèi)塑孔子及子開塑像。并在祠堂附近建房三十余間,“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培育英才。漆雕氏之族一時聲望大震,成為當?shù)孛T望族。
據(jù)《上蔡縣志》記載,昔年漆雕開墓祠四周“菡萏數(shù)頃,爛若錦綴”。因為啟來“鴻隙患于塞,春夏水漲,汪洋澎湃,激湍如馬也。漆雕子若之墓,任世浸之沉淪。”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上蔡知縣楊廷望“知即為漆雕子若之墓,為慰先賢之靈”“振興文教之意”,將墓、祠移建于華陂鎮(zhèn)內(nèi)(今華北村尚存漆雕開墓和清代為子開立的石碑兩塊)。
先賢漆雕開,不但備受百姓敬仰,而且受到歷代帝王的追封。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受敬祭;唐朝開元二十七年(公元39年)被追封為滕伯;宋朝真宗大宗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被追封為平輿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被譽為“先賢漆雕子”。
現(xiàn)代學者研究認為:“漆雕氏之儒”不愿做官,好勇任性,屬于孔門弟子中任俠的一派。這一派主張人性有善有惡,宓子賤,公孫尼子、世碩等均為該派主要成員。《漢書·藝文志》中著錄有《漆雕子》(凡十三篇)。《宓子》《世子》《公孫尼子》均說明當時他們都有自己的著作(均已佚)。此外,《孟子·公孫丑》稱善于“養(yǎng)勇”的北宮 ,亦當屬于“漆雕氏之儒”,“漆雕氏之儒”就是以漆雕開為首的儒家在上蔡學派。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wǎng))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quán)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quán)或有權(quán)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wǎng)”。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wǎng)應有權(quán)益,否則,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將授權(quán)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quán)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wǎng)站、團體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wǎng)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作品,請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