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決書后附“寄語”溫暖失足少年心
摘要:判決書后附“寄語”溫暖失足少年心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王樹恒)張某,從見你第一眼起,我就感到你的思想壓力太大了。我知道,你拿了別人的東西后就后悔了,冒著
判決書后附“寄語”溫暖失足少年心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王樹恒)張某,從見你第一眼起,我就感到你的思想壓力太大了。我知道,你拿了別人的東西后就后悔了,冒著挨罵的危險,主動返回原地、并主動把東西退還給失主,這就說明你已知道錯了,并在鼓足勇氣改正錯誤,這是很難得的。張某,誰一生中不犯錯誤?人犯了錯有什么要緊,只要改了就好,何況你還是一個孩子。在開庭時我們和檢察官、律師對你都很憐愛,我們都不會責怪你,沒有看不起你,我相信你的父母也不會責怪你,我真心希望你不要過分自責,放下思想包袱,好好學習,快樂生活,走好今后的每一步。我們時刻在關注你,有什么想法及時給我們聯系。”這是判決書中的內容嗎?不是,這是在近期河南省正陽縣人民法院判決書附頁的 “法官寄語”。
為挽救失足少年, 讓他們深刻剖析罪行和汲取教訓,認真學法、守法。該院在審理少年犯罪案件時根據案情的需要,在判決書后另附上一份法官對該案評論的“法官寄語”。寄語以富于親和力的文字,從法理之外對被告人進行教育和道德感化。判后寄語先明確少年被告人犯有罪行應負的責任,說明法院對其處罰的依據;其次,針對每名少年被告人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及走上犯罪的主客觀原因進行分析教育,循循善誘;最后,使用勸勉語言希望他們早日回歸社會,回報父母養育之恩,回報社會關愛之隋。
自2013年該院在判決書后附注“法官寄語”以來,已向40多案的未成年罪犯發送“法官寄語”共計,這些溫情的寄語,猶如春雨潤物,感化失足少年,使法、理、情得到交融,成為和諧司法的一道亮麗風景。目前,該院未成年人被告服判率達到99.5%,未成年被告人再犯罪率僅為零,取得良好的社會與法律效果。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