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叫停赴港刷卡購買投資性保險
摘要:原標題:銀聯叫停赴港刷卡購買投資性保險 根據銀聯發(fā)布的《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guī)指引》,赴港刷卡購買大額投資型的保險將受到限制。有關專家也提醒消費者,
根據銀聯發(fā)布的《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guī)指引》,赴港刷卡購買大額投資型的保險將受到限制。有關專家也提醒消費者,購買香港保險不能只看到高收益,還需關注匯率變化和退保風險
近日,一則關于“銀聯停止內地客戶在港刷銀聯卡繳納保費”的消息在網絡上受到高度關注。對此,銀聯國際表示“并未停止”,但記者了解到赴港刷卡購買大額投資型的保險已被收緊。
近幾年來,內地到香港買保險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盡管保監(jiān)會多次對此進行過風險提示,但赴港投保者仍然絡繹不絕。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新單保費為301億港元,占上半年個人業(yè)務全部新單的36.9%,接近去年全年總和。而2010年,內地居民赴港投保為44億港元,僅占香港總保費規(guī)模的7.5%。
銀聯卡支付服務明顯收緊
上個周末,香港保險圈過得頗不寧靜。10月28日下午,一條“銀聯停止內地客戶在港刷銀聯卡繳納保費”的消息攪動了離香港最近的深圳市。由于擔心,不少消費者連夜過關去香港刷卡投保。相關報道稱,深夜十二點以后,仍有超過兩百位客戶在驗證中心手持等候號碼。香港保誠等保險公司10月28日晚則紛紛延長了營業(yè)時間。
雖然銀聯國際在10月29日的公告中稱“并未停止支付服務”,但從其近日發(fā)布《境外保險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guī)指引》中看,口子收緊的態(tài)勢相當明顯。該《指引》內容包括:一、境內居民在境外購買與意外、疾病等旅游消費相關的經常項目保險,可以使用銀聯卡支付;其他保險項目嚴禁使用銀聯卡支付。二、嚴格落實外匯政策規(guī)定的境外保險類商戶單筆交易不超過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幣的消費金額限制。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認為,銀聯的相關動作主要是為遏制資金外流。
那么,銀聯的收緊動作,會不會給不斷升溫的香港保險市場澆上一盆冷水呢?目前仍有待觀察。不過據記者了解,英國保誠和多家香港保險中介已經決定暫停接受銀聯卡繳納續(xù)期保費。
此外,《經濟日報》記者在采訪銀聯相關人士時獲悉,銀聯會持續(xù)監(jiān)測商戶交易,并根據交易情況要求商戶提供相關材料。若發(fā)現涉及違規(guī)交易,將通過收單機構采取約束措施。
內地為何偏愛香港保險
“香港的保險產品相對內地來看,保費較低但是收益高,這是吸引內地居民赴港購買的主要原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說。由于香港人口死亡率比內地低,重疾發(fā)病率比內地低,保險雖然便宜,但是賠付較少,保單的量積累起來后,收益自然高于內地保險產品。而且“香港保險起步早,資金池規(guī)模較大,分紅基數高。”王國軍說。另外,內地保監(jiān)會限定利率上限為3.5%,很多香港保險公司的利率可以做到4.25%甚至更高。記者了解到,香港的保險產品除了住院險、意外險以及其他消費型險以外,90%的產品如重疾險、人壽險、教育金等都是分紅型保險。
近期人民幣貶值也是香港保單熱的一個推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海通證券分析師認為,內地居民熱衷購買香港保險產品很多是在進行境外資產配置。他說,近一個月人民幣對美元出現了連續(xù)貶值,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累計下調1080個基點,而通過購買香港保險產品,將人民幣換成美元出境,可以幫助規(guī)避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影響。
在此次銀聯發(fā)布的《指引》中,針對赴港購買大額的、儲蓄型的保險實施收緊,也就是說,想通過購買香港儲蓄型保險,將大筆人民幣資金轉成美元資產的這條通道已被關閉。
投保境外保單警惕風險
香港保險產品盡管頗具誘惑,但是風險不可不防。今年4月,中國保監(jiān)會在《關于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中表示,因香港與內地保險業(yè)務在適用法律、監(jiān)管政策以及保險產品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望廣大消費者知悉風險,謹慎投保。
王國軍認為,“購買香港保險不能只看到高收益,還需關注匯率變化和退保風險”。據了解,內地居民在香港購買的保單,賠款、保險金給付以港幣、美元等外幣結算,消費者需自行承擔外幣匯兌風險。中途退保時,投保人只能獲得保單的現金價值。香港監(jiān)管部門對保險產品的現金價值無具體要求,大多數長期期交保單在保單前期現金價值很低,前2年甚至為零,客戶如果退保將承受較大的損失。
另外,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單,需親赴香港投保并簽署相關保險合同。如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則屬于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
“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險適用香港地區(qū)法律,如果發(fā)生糾紛,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區(qū)的法律進行維權訴訟。”王緒瑾說。與內地相比,香港法律訴訟費用較高,可能面臨較高的時間和費用成本。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