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中介將會員卡與保險產品打包銷售遭處罰
摘要:非保險會員卡與保險產品打包銷售又“出事”了。《證券日報》近期獲悉,保監會煙臺保監分局查實某代理公司存在擅自印制并銷售類保險卡單、部分客戶出險后因無法得
非保險會員卡與保險產品打包銷售又“出事”了。
《證券日報》近期獲悉,保監會煙臺保監分局查實某代理公司存在擅自印制并銷售類保險卡單、部分客戶出險后因無法得到賠付引發集中信訪投訴及編制提供虛假資料等問題,煙臺保監局擬對該公司處以吊銷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的行政處罰。
捆綁銷售保險
近期,記者從保險機構獲得的一份《山東保監局辦公室關于以會員卡形式銷售非保險公司印制類保險卡式產品的通報》(下稱“通報”)顯示,山東保監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市場上仍存在相關保險中介機構、保險中介機構關聯公司或業外機構將短期意外險與會員卡打包,以贈送保險為賣點向社會公眾銷售類保險卡單的情況。
通報提到,此類卡單均非保險公司印制,主要集中在意外險領域,通過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的業務人員及其他社會人員向社會公眾銷售。
將會員卡與保險產品打包,組合成新的類保險卡單式產品向公眾銷售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個別保險中介機構自行制售卡單;二是個別保險中介機構控股成立健康咨詢公司、汽車服務公司、互聯網公司,并通過此類關聯公司制售卡單;三是一些以救援、信息咨詢、健康管理為名的業外機構制售卡單。
上述三類卡單均將包含所謂醫療救援、健康咨詢、汽車救援等功能的會員卡與短期意外險、健康險打包,形成新的卡式產品,然后,通過自建網站、電話銷售、代理商甚至保險代理人和保險中介機構向公眾銷售。這些機構宣稱只收取會員費、救援費等費用,保險產品是免費贈送的增值服務,試圖達到模糊“贈送保險”和“代理銷售保險”、“開設保險業務”邊界的目的。
從繳費過程來看,上述卡單利用保險條款,采用團險或匯繳件的形式代消費者投保。保險中介機構的關聯公司、業外機構直接或通過保險中介機構與保險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以團險或匯繳件的形式向保險公司投保。
具體過程為消費者購買會員卡后,到相關網站上填寫個人信息并激活卡單,保險中介機構或其關聯公司、業外機構獲得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后,定期以團險或匯繳件的方式向保險公司提供被保險人清單,并支付保險費。該業務承保后,一般不直接向消費者出具保單和保險憑證,僅提供查詢保險信息的網絡地址或電話接口。
理賠難以保障
通報顯示,將會員卡等消費卡單與保險產品打包銷售,給消費者、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及其他業外機構均帶來業務風險。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該類卡單存在五大風險:一是類保險卡單的制作主體不具備經營商業保險業務的資格,涉嫌非法經營,其經營行為往往缺乏持續性,一旦卡單未向保險公司投保或保險公司拒絕承保,消費者可能得不到應有的保險保障。二是類保險卡單的承保公司有可能在異地,出險后理賠服務質量難以保障。三是該模式下,保險公司業務系統記載的投保人并非消費者本人,消費者無法向保險公司主張退保。四是該類卡單定位模糊,銷售人員容易夸大保險功能,隱瞞除外責任,構成銷售誤導,嚴重侵犯消費者權益。五是該類卡單激活與獲得保險公司承保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一旦該期間出險容易引發理賠糾紛。
從保險公司角度來看,存在三大風險:一是涉嫌個險團做、拼湊團單,構成虛假業務資料。二是該模式下團單的被保險人系為購買保險拼湊起來的非特定團體,風險程度和真正的特定團體不同,且不排除逆選擇的道德風險,違背了保險大數法則及團險的精算基礎,構成經營風險。三是該業務模式違反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業務經營標準》(保監發[2009]91號)等監管規定,如:意外險出單未實現與保險公司電腦聯網,信息不能實時進入保險公司業務系統;激活式意外險產品保險責任未能在激活注冊之后實時生效;意外險產品捆綁在非保險類商品或服務上向不特定公眾銷售或變相銷售等。
從保險中介機構及其他業外機構角度有三大風險:一是涉嫌非法經營商業保險業務。二是涉嫌銷售誤導,欺騙消費者。三是涉嫌拼湊團單,欺騙保險公司,提供虛假資料。四是經營持續性差,一旦保險公司不予承保,容易引發理賠糾紛、群體性退保、群訪群訴風險。
通報提到,保險公司不得違法違規接受保險中介機構或其他機構、個人承攬的類保險卡單業務,保險中介機構不得違法違規自行或者通過其他機構和個人印制、銷售以贈送保險為賣點的類保險卡單。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發現違法違規開展此類業務的,應當立即停止,并妥善處理善后事宜。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