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平臺轉型或退出 校園貸市場正在瓦解
摘要: 有的升級 有的轉型 隨著監管之聲的臨近,校園貸市場的重負越來越大。不少平臺直接選擇放棄校園貸業務,也有平臺雖未放棄,但轉型、升級比比皆是。昨日,分期樂宣
有的升級 有的轉型
隨著監管之聲的臨近,校園貸市場的重負越來越大。不少平臺直接選擇放棄校園貸業務,也有平臺雖未放棄,但轉型、升級比比皆是。昨日,分期樂宣布升級為樂信集團,保留了“年輕人互聯網消費金融品牌”分期樂。這個從校園貸起家的分期平臺,在繼續校園貸業務的同時,更將著力發展白領、藍領群體。
學生畢業,市場已轉移
多家平臺轉型或退出
據樂信集團介紹,除了分期樂以外,還包括針對普惠人群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品牌提錢樂,針對互聯網理財人群的子品牌桔子理財,以及資產管理開放平臺鼎盛資產。
與分期樂仍然不放棄校園貸市場不同,越來越多的平臺選擇轉型或退出。9月5日,趣店(原趣分期)宣布退出校園貸市場;9月27日,名校貸宣布戰略轉型,校園貸市場比例將逐步減?。?0月12日,我來貸正式關閉學生申請貸款的通道,退出校園貸市場……
曾為校園分期市場主力軍的趣店相關負責人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前期積累的用戶已紛紛走出校園,趣店自2015年就已經在謀劃轉型升級之路,如今已經升級為消費金融公司,未來將更加關注藍領、白領市場。
一位校園貸業內人士認為,做校園貸風控系統尤為重要。“重點大學并不意味著壞賬率更低。”該業內人士介紹,在核準合理額度的同時,也要防范商戶套現等騙貸問題,“很多平臺因詐騙而垮臺。”
監管重拳出擊校園貸
政策壓力增大成行業隱痛
行業自身的大浪淘沙并非校園貸市場唯一的壓力,來自監管層的重拳出擊,已經成為行業最大隱痛。一位校園貸業內人士直言,層層監管之下,校園貸受到了極大束縛,原有的業務很難維持下去。
自3月份有學生因欠款60多萬校園貸而自殺后,教育部、銀監會等部委多次發文提示風險,多地地方金融局也下發配套細則。在上周銀監會等十五部委聯合發布的《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中,校園貸更是與房地產行業并行,列入了重點排查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我來貸在10月11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退出校園貸的原因是“由于多地發文限制校園貸業務,響應政策號召,降低學生用戶的信貸風險”。
盈燦咨詢分析師張葉霞認為,監管政策對校園貸或不會“一刀切”,更可能將具體監管職權下放至地方金融局監管。轉型可以讓企業的發展場景更廣闊,沒有必要局限于校園網貸市場。
北京晨報記者 姜樊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