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常興鎮秸稈經濟助民增收3000萬
摘要:汝南縣常興鎮秸稈經濟助民增收3000萬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楊明華)“俺今年已青貯玉米秸稈10噸,收購花生秧50余噸,已備足3000只白山羊越冬的口糧啦。”10月15
汝南縣常興鎮秸稈經濟助民增收3000萬
駐馬店網訊(通訊員 楊明華)“俺今年已青貯玉米秸稈10噸,收購花生秧50余噸,已備足3000只白山羊越冬的口糧啦。”
常興鎮依托花生、玉米、水稻等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通過發展秸稈綜合利用合作社,引導群眾發展秸稈經濟,實現了廢物利用、農民增收和保護環境多重效能。發展草制品加工合作社,將稻草秸稈、玉米棒皮加工成草繩、草簾、草片等草制品,廣泛運用于城建、綠化、包裝等領域,年利用秸稈近3萬噸,銷售額300多萬元。發展草業收貯合作社,小麥秸稈經過打包、壓塊,集中運送制板企業。目前,全鎮建立小麥秸稈集中收貯合作社25個,秸稈直供萬華制板企業,產品出口創匯,年消耗全鎮秸稈資源總量超過40%。發展飼料化利用合作社,運用氨化、青貯、微貯等處理技術,開發利用青作物秸稈資源,滿足養殖業對優質青貯飼料的市場需求。常興鎮蔡琴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年消耗秸稈約300噸,養殖肉牛300余頭,帶動全鎮2000余戶養殖肉牛1000余頭,年產值達1000余萬元。
“秸稈渾身都是寶,綜合利用效益高。”該鎮黨委書記劉陽說。目前,全鎮共發展秸稈綜合利用專業合作社25家,帶動農戶萬余戶,年處理利用秸稈50余萬噸,效益達3000余萬元。
責任編輯:ly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