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傳統燃油車企
摘要: 我國汽車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已經顯現,據中汽協統計,中國現有乘用車產能2575萬輛;商用車產能547萬輛。其中,乘用車產能利用率為81%,商用車產能利用率為52%。 10月
我國汽車產能結構性過剩問題已經顯現,據中汽協統計,中國現有乘用車產能2575萬輛;商用車產能547萬輛。其中,乘用車產能利用率為81%,商用車產能利用率為52%。
10月8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上決定“對鋼鐵、煤炭、電解鋁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新增產能,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
傳統車企仍在擴張產能
“停止新建傳統燃油車企,對發展新能源車的利好恐怕極其有限。”上汽集團整車平臺副總監張東坦言,“不核準設立新公司不代表傳統內燃機車企不能夠擴大產能,事實上,目前國內不少傳統車企還在繼續擴大產能,包括上汽也在計劃建設第三工廠。”
受“騙補”事件影響,9月份新能源汽車增長勢頭大幅下降,據中汽協統計,9月新能源汽車生產4.3萬輛,銷售4.4萬輛,同比分別僅增長25.7%和43.8%。而在今年8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4.2萬輛,銷售3.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1.5%和92.2%。
為新能源汽車購買“定心”
對于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波動,專家推測,政府補貼減少和政策不明朗有很大原因,此次國務院會議的決定無疑給消費者吃了一顆“定心丸”,釋放出的信號有利于消費者的新能源購車決策。
國家政策向新能源傾斜明顯。在《2015中國乘用車燃料消耗量發展年度報告》媒體交流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曾預言:10年之后,中國銷售的增量新車中,將沒有內燃機作為動力的傳統汽車,取而代之的則是以純電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松泉指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的確會越來越激烈。“新能源車目前正處于發展初期,市場高速增長,存在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市場中的企業良莠不齊,因為市場高速增長,即便是那些競爭力不強的企業暫時也能分得一杯羹。但隨著參與主體增多,政府也加強調控,自然會加劇競爭,繼而促進優勝劣汰,凈化市場。”
獨立汽車咨詢顧問張翔則表示:“依靠政策中國企業短時間想要彎道超車基本上不太現實,尤其是到2020年以后國家停止新能源車的補貼,國內車企將面對更激烈的來自外資車企的競爭。”
新京報記者 黃陽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