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兒女為何不“愛”我們》刷屏 親情糾結引議
摘要: 父母悄悄到孩子的學校探望,誰知卻遭到了孩子的冷落。最近,你們一定在朋友圈里看到過這樣一篇堪稱“聲淚俱下”的文字《我們如此深愛兒女,他們為何不“
父母悄悄到孩子的學校探望,誰知卻遭到了孩子的冷落。最近,你們一定在朋友圈里看到過這樣一篇堪稱“聲淚俱下”的文字《我們如此深愛兒女,他們為何不“愛”我們?》,文章作者龍建剛記錄了自己的老友在國慶假期探望獨生女兒,送去驚喜反遭女兒冷落的故事,引發了網友們的大討論。
故事回顧
來寧探望想給女兒驚喜,碰了一鼻子灰
根據龍建剛的描述,故事發生在10月1日,也就是國慶假期的第一天。在廣州一所著名大學任教的老教師夫婦倆乘高鐵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學中文系就讀的女兒。行前為女兒準備了很多她愛吃的零食,打算給女兒一個意外的驚喜。
沒想到見面之后卻碰了一鼻子灰:女兒不僅沒有一點驚喜,反而滿肚子怨氣,責怪父母為什么不經她同意就來南京,對她極不尊重。媽媽說我們想念寶貝女兒了,可女兒說天天微信,還有什么好想的,你們的感情也太泛濫了。爸爸說媽媽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兒陪去轉轉,女兒回答說和同學約好了,要去蘇州玩,讓爸爸媽媽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
夫婦倆在南京轉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乘高鐵返回廣州。
還有一個發生在廣州的故事,也發人深省
女兒今年九月剛剛考到廣州一所大學就讀,父親國慶專程去廣州陪她??膳畠翰⒉活I情,只顧玩手機,想去宿舍看看,也不讓進去。問其為何如此冷漠,女兒說一是有代溝,二是爸爸老是批評她。見話不投機,父親假裝想回去,沒想到女兒變得興奮,馬上幫他訂了回家的火車票……
網友熱議
有人批孩子不懂事,也有人說家長缺溝通
揚子晚報官方微信前不久轉發了這篇文章,引來了不少微信網友的討論。很多人不贊同女兒的做法,認為她太冷漠,不夠尊重家長。網友“路星河”留言:可憐天下父母心??!有多少孩子能體諒父母,也許只有自己當了父母才會明白,只是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也有網友認為父母的做法也有待商榷,微信網友“Dreamer”說:“為什么出發前不溝通好探望時間,父母是否明白,這種長假,孩子與同學肯定有安排。因為我們是爹媽,所以就來了。只能說,因為爹媽忘了尊重子女作為成年人的自主權,所以,換不來女兒對他們付出的愛的尊重。中國式父母,還是太想當然了。”
網友討論的觀點從事件延伸到整個八九十年代獨生子女與父母的親子關系。有人說在習慣獨享父母的愛之下,獨生子女冷漠、理所當然。當然這與他們過重的課業負擔是有關系的,有網友直言:“讀書年代,孩子們在題海、試卷中耗費太多精力,他們還沒來得及學會和父母好好相處。望子成龍的父母把過高的期望壓在了他們肩上,與孩子們相處中常常小心翼翼。在這個過程中,演化出了畸形的親子關系。”有網友總結式地拋出了雞湯文中的觀點:愛不需要回報,中國家長應該學會放手,愛得太多了也是負擔。給孩子機會讓他們自由成長。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揚子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